中国登月观后感作文400字 《登月》读后感锦集( 二 )


《登月》读后感(三):一本可以把它当成电影来看的绘本
都说每个孩子都有一个飞天梦 , 那么带他看看这本绘本 , 这是一本能读出电影效果的书 。
翻开绘本扉页 , 首先清晰明了地介绍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的结构以及整个发射登月过程 , 让人一目了然 。你会以为它是一本科普书 。
可是翻到第一页 , 却看到清冷而寂静的明月高悬 。想起大宝常常问我 , 我们为什么要去月亮上呢?以往我都是说 , 看看其他星球有没有别的生物?如今看到这个画面 , 似乎给了我们不一样的答案:是因为美丽而神秘的月亮 , 让人有探索欲 。
本书的画面很棒 。用大篇幅来描绘高耸入云的火箭 , 气势磅礴;广袤无际的星空中的飞船 , 浪漫而凄美 。整本书的画面特别大气 , 如电影场景般让人震撼 。
人物刻画注重细节 , 表情到位 。宇航员出发前表情忐忑 , 在飞船内部充满好奇 , 他们的表情逐渐生动 。飞船着陆月球表面 , 失重和减速下的脸是变形的 。地面控制中心的人表情严肃 , 一丝不苟;观众的心情随着电视的内容跌宕起伏 。
更让人心悸的是阿姆斯特朗站在月球上的回望地球的画面 , 是思念?还是自豪?让人内心一阵激荡 。还是历尽艰难险阻后到达时月球时的尘埃落定;还是在月球上踩出人类第一步 , 代表月亮这个孤寂的星球隔空对蓝色星球的的第一声问候:“你好 , 地球;你好 , 人类 。”
这也回应了本书的基调——科学的浪漫和凄美 。
书的内容也很棒 。图文结合特别巧妙 , 把多个镜头置于同一画面 , 如发射现场的不同场景、月球上的宇航员和电视机前的人们 。让内容更丰富 , 使故事情节更加顺畅完整 。
在书的结尾处 , 宇航员在月球上遥望地球 , 两个星球的人们隔空对话 , 让文章充满温度 , 科学不再是冷冰冰的设备和屏幕 , 原来科学也很温暖 。
这是一本图画和内容俱佳的绘本 。场面大气、情感强烈;多个分镜来讲故事 , 使得内容丰富 , 让书本读出了电影的感觉 。登月过程关键时刻的刻画 , 如火箭尾焰、发射场上的滚滚浓烟、飞船着陆扬起的烟尘 , 让静态的图画变得生动形象 , 仿佛让人置身其中 , 热血沸腾 。
《登月》读后感(四):孩子 , 我好羡慕你! ——聊聊“把一句话变成一本书”的背后
柠檬夸克
我想 , 大概因为你是一个对很多事情都爱问东问西 , 并且喜欢仰头看星星的小孩儿 , 你的父母才给你买了这本书的吧?——星星为什么白天看不见?哪颗星星上面住着外星人?月亮的样子为什么总是在变?月亮上住着人吗?月亮变成月牙的时候 , 上面住的人会不会掉下来?地球会不会爆炸?这个宇宙是怎么来的?……你的问题 , 和天上的星星一样多 。
我小时候 , 也和你一样 。
很多人都会对夜空充满好奇吧?月亮 , 无疑是夜空中最引人瞩目的女主角 。说起来有意思 , 从古到今 , 从东方到西方 , 世界上许多民族的歌谣、传说或者神话故事中 , 都把月亮描绘成女性形象 。在图画书里 , 总是把太阳画成慈祥的老爷爷 , 把月亮画成温柔可亲的姐姐——“太阳公公”、“月亮姐姐” , 是吧?月亮给人的感觉总是美丽、清冷的 , 总是让人想起点什么 , 或是思索点什么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