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孩子胆小、粘人、爱哭?90%的父母第一句话就说错了

恐惧|孩子胆小、粘人、爱哭?90%的父母第一句话就说错了  
文章插图  
恐惧|孩子胆小、粘人、爱哭?90%的父母第一句话就说错了  
文章插图  
恐惧|孩子胆小、粘人、爱哭?90%的父母第一句话就说错了  
文章插图  
作者 | 素三丝  
上周末家庭聚会,表姐一肚子苦水。  
她1岁的女儿宸宸最近被一道影子吓着了。  
晚上关灯后,窗帘没拉严实,孩子边哭边指着窗户上的黑影儿,一个劲儿往被窝里钻。  
恐惧|孩子胆小、粘人、爱哭?90%的父母第一句话就说错了  
文章插图  
表姐反倒是被吓了一跳,娃难道能看到什么特别的东西?  
细想后才明白,原来是影子啊。  
说来也怪,小孩子害怕的东西真让人有点想不通,这么常见的东西咋就成娃的心魔了呢?  
我问表姐,当时你是什么反应?  
“这有什么好怕的,它又不会“吃”了你。”  
“不怕不怕,你是个勇敢的孩子。”  
“影子是.......”  
又是鼓励,又是解释的,一点用没有。  
父母总是下意识地认为“害怕=胆小”,却忽略了背后更深层的原因。  
恐惧|孩子胆小、粘人、爱哭?90%的父母第一句话就说错了  
文章插图  
恐惧|孩子胆小、粘人、爱哭?90%的父母第一句话就说错了  
文章插图  
孩子害怕,可能是“恐惧清单”在作祟  
孩子无理由害怕一些东西,很多时候是和勇敢、胆小没关系的,这是自身发展规律导致的。  
《儿童恐惧心理学》一书中就列出了孩子从出生到12岁,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34种恐惧情绪,如害怕黑暗、害怕昆虫、害怕怪物和幽灵等。  
恐惧|孩子胆小、粘人、爱哭?90%的父母第一句话就说错了  
文章插图  
看,里面是不是有你也害怕的东西。  
害怕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就像开心、悲伤一样,父母不能用“好”或“不好”来评判。  
开心了就笑  
难过了就哭  
害怕了就不敢动  
孩子表现出害怕或者勇敢,这都是他们的情绪自由,是他们直视自己内心感受的表现,是好事。  
恐惧|孩子胆小、粘人、爱哭?90%的父母第一句话就说错了  
文章插图  
哪天孩子明明很怕还强忍着,那才是最糟糕的。  
恐惧|孩子胆小、粘人、爱哭?90%的父母第一句话就说错了  
文章插图  
为什么越说“别怕”,孩子越害怕?  
回看开头表姐那个例子中,她不该在孩子害怕时,一味地给她壮胆。  
父母觉得一句“别怕,勇敢点”,是在给孩子壮胆。  
可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是:我不够勇敢,我不好。  
这种贴标签的形式,反而是在强化孩子胆小害怕的行为。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的: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  
小的时候,孩子性格还没有定型,接收到的负面信息多了,时间久了,“胆小”可能就会内化成孩子性格的一部分。  
恐惧|孩子胆小、粘人、爱哭?90%的父母第一句话就说错了  
文章插图  
《育儿大师》里有个小男孩天天,有点怕生。  
面对陌生的阿姨,不敢打招呼;看到几个小朋友在一起玩,不愿意主动加入。  
妈妈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别人家孩子都是落落大方的,自家娃却扭扭捏捏。  
“推”出去第一次,失败了,天天吓得躲在妈妈身后。  
“推”出去第二次,又失败了,天天开始往妈妈怀里钻。  
妈妈的每一次“推出去”都是在否定天天的害怕情绪。  
恐惧|孩子胆小、粘人、爱哭?90%的父母第一句话就说错了  
文章插图  
陌生环境带来的不安全,夹杂着父母的忽视,“逼”着天天只能靠逃避来寻求自我保护。  
所以,孩子感到害怕时,父母的回应方式很重要。  
一句轻飘飘的“别怕”不能给孩子安慰;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