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最美的时光献给扶贫事业(百姓影像)
扶贫五个村 , 奋战十六年 , 冯永成——
把最美的时光献给扶贫事业(百姓影像)
----把最美的时光献给扶贫事业(百姓影像)//---- //
冯永成(右)给村民送微型收割机 。 赵 新摄
10月8日下午 , 广东省肇庆市43岁的扶贫干部冯永成在手机留下最后一条微信 , 永远离开了他最牵挂的扶贫工作岗位 。
几个月来 , 冯永成一直在与病魔斗争 , 但精神稍有好转便与其他扶贫干部聊扶贫对接、指导贫困户子女就业入学等 。 一条条手机信息串起来 , 就是他用青春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矢志不渝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动人壮歌 。
重返扶贫一线 , 他对农民有一份特殊情感
冯永成出生于肇庆市广宁县一个小山村 。 1995年 , 他从肇庆农业学校毕业后 , 来到广宁县石咀镇政府当农技员 。 2000年 , 他服从组织安排调入县城 , 担任扶贫干部 , 从事基层扶贫工作 。 2016年4月 , 已回城市机关工作3年的冯永成又一次回到了驻村扶贫工作岗位 , 担任驻怀集县梁村镇镇武村第一书记和驻大岗镇扶贫驻村工作组组长 。
广宁县石咀镇水利站站长冯政远曾与冯永成一起在基层工作了8年 。 他回忆说 , 冯永成对农民有一份特殊的情感 , 总说“我是农民的儿子” 。 大岗镇大钟村委20米开外的出租房 , 是冯永成生前与其他驻村干部一起生活、工作过的地方 。 二楼小房间内 , 只有一张上下床、两张单人床和一个简易衣柜 。 冯永成主动把两张稍微宽松的单人床留给其他扶贫干部 。 睡房旁是小会议室 , 没有办公桌 , 墙上挂着脱贫攻坚工作示意图 , 另一侧是放满贫困户资料的柜子 。
扶贫十六载 , 如今 , 冯永成工作过的5个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镇武村茂林修竹 , 青墙黛瓦 , 流水潺潺 , 成为肇庆建设新农村5个示范样板村之一;大岗村等4个村共有183户540名贫困群众达到“八有”标准预脱贫 , 脱贫率达88.8% , 整村脱贫指日可待 。
扶志同时扶智 , 用知识照亮村民致富之路
在驻村扶贫过程中 , 冯永成手把手传授村民种植知识 , 搞活产业扶贫 , 又注重扶志与扶智高度融合 , 在教育扶贫上开拓思路、精准发力 。
白天 , 冯永成到田间地头了解实情 , 到市场了解需求状况;晚上 , 他翻开书本学习和研究土质情况 , 分析当地适合种植什么农作物 , 帮贫困户出谋划策 。 大岗镇生态优越 , 在发展种植业的同时能不能开发其他扶贫模式?2016年 , 冯永成和肇庆水务集团驻村扶贫工作组联手建成了大钟村浪美观光旅游扶贫农场 , 今年农场预计实现15万元收益 , 为贫困户提供超过20个稳定就近就业岗位 。
他帮扶的村里已有41名贫困户子女就读中专和技工学校 , 继续完成读书成才之梦 , 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帮扶模式 。 镇武村覃氏姐妹初中毕业后在父母的催促下外出打工 。 冯永成了解情况后 , 三番五次上门做她们父母的思想工作 , 还跑学校帮助办理“0元入学” , 推荐姐妹俩到广宁卫生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就读护士专业 。 覃氏姐妹的父亲覃福兴说:“现在两个女儿已顺利完成学业 , 在医院从事护士工作 , 是冯书记让我们一家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 ”
牢记党员使命 , 把扶贫工作作为事业追求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