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扎根在这片泥土中(改革落实在基层)

  深深扎根在这片泥土中(改革落实在基层)

  ——记河北广宗县伏城村第一书记张红全

深深扎根在这片泥土中(改革落实在基层)

----深深扎根在这片泥土中(改革落实在基层)//---- //

春节前 , 张红全(左)为贫困户送去春联 。 资料照片

  12月22日 , 民盟中央机关组织北京一些医疗专家 , 到河北广宗县捐赠医疗器械 , 在县医院举办义诊和健康讲座 。 县里葫芦乡伏城村第一书记张红全来自民盟中央机关 , 他一直忙前忙后;活动结束 , 他一回村就匆匆赶往村里新建的暖棚……

  广宗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 1991年时任民盟中央主席费孝通了解广宗的贫困后 , 把广宗定为民盟中央的扶贫联系点 。 2017年6月 , 张红全来到伏城村任第一书记 。 两年多过去 , 2019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超5000元 , 广宗县也于今年5月脱贫摘帽 。 原本任期已满的张红全舍不得这片土地 , 延期驻村一年 。 “医疗条件、教育水平和产业发展是贫困农村的短板 , 我们要铺路架桥 , 激发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动力 。 ”他总觉得“时间不够用 , 做的事太少” 。

  张红全第一次来到伏城村 , 就直奔贫困户家里走访 , 发现不少农民因病致贫 , 开始琢磨怎样补短板 。 他找到中国医学科学院专家到广宗做农村医疗调研 , 摸透情况后 , 2017年秋 , 他通过民盟中央机关组织一批医疗专家来村义诊 , 免费提供常用药品 。

  2018年4月 , 借着民盟中央开展的善医行村医公益全科医生培训项目资助 , 广宗县组织88名村医参加学习 , 进行一周封闭培训 , 来自全国的100多名已参训村医同他们开展一对一助教 。 伏城村卫生室村医张玉科原是西医 , 通过培训学会了针灸和按摩 。 一年多来 , 他免费为200多人次提供过针灸治疗 。

  健康扶贫 , 浇水浇到根 。 2019年10月 , 张红全和村干部谋划 , 依托村委会成立“健康大院” , 将村卫生室纳入其中 , 为村民提供健康咨询、康复服务等 。 这是全县第一个“健康大院” , 带动另外4个开始兴建 。

  保健康 , 奔小康 。 张红全为此四处奔走 , 当地健康扶贫得到民盟中央领导重视;中国科学院大学华北医院与广宗县医院结对帮扶 , 广宗县医院先后派出27名医护人员到华北医院跟岗 , 学习实施微创手术等 。 广宗县医院副院长王瑞坤说:“张书记牵线搭桥的华北医院手把手地教 , 把学员当成自己人 。 ”

  张红全深知教育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光热作用” , 没事时喜欢到位于村委会附近的葫芦乡中学转悠 。 他发现学校操场是水泥地 , 学生们活动时很硌脚 , 于是多方筹措资金 , 改造操场路面 。 他又联系上海一家企业为学校捐赠一套净水饮水设备 , 还为学校联系捐赠一批图书 。 校长田修宇感慨:“张书记对农村教育怀有深情 。 ”

  张红全驻村后不久 , 通过民盟邢台市委建立民盟农村教育烛光行动葫芦乡中学实践基地 , 成立“名师工作室” , 组织邢台市三中、五中等校的特级、高级教师送课下乡 , 发挥传帮带作用 。 葫芦乡中学的道德法制课老师薛志蕊说:“近些年 , 我这门课改革比较大 , 刚开始不知怎么下手 。 市里的一些名师和我们一起教研备课 , 很快就打开了思路 。 ”学校一些年轻教师很快成长为教学骨干 。

  过去 , 广宗县高中生每年考上一本大学的寥寥无几 。 张红全通过民盟中央机关有关部门 , 在广宗县第一中学等学校建设“双师课堂” , 让农村学生通过网络共享北京的优质教育 。 葫芦乡中学九年级的赵祖贤说:“同学们听得很入迷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