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76.3%家长迫切希望提高家庭教育能力

  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 , 有69.7%的家庭显示出亲子关系的紧张与不足;76.3%的家长认为迫切需要接受科学的培训与指导 , 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 。 遗憾的是 , 这样的需求无从获得相应支持 。

  近日 , 一份由共青团陕西省委课题组联手陕西省儿童心理学会出炉的“青少年家庭教育调查报告” , 引起了当地家长的广泛关注和共鸣 。 报告指出:青少年家庭教育服务体系薄弱 , 成为家庭矛盾增加的主要原因 。

  随着孩子的成长 , 家长的关注点不断发生变化 。 调查显示:学龄前阶段 , 孩子的生活自理、意志品质、幼小衔接等是家长关心的主要问题 。

  “这一阶段 , 多数家长过度重视孩子各方面技能的学习 , 及身体健康状况 , 往往忽略孩子本身行为习惯的培养 , 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也普遍较低 。 ”调研人员表示 , “幼小衔接”是引发此阶段家长焦虑的主因 。

  进入小学 , 学习问题引发家长的大范围焦虑——孩子缺少学习目标和计划、学习没有自信、写作业不认真等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问题 。

  除学校作业外 , 68%的小学生仍需完成家长布置的额外学习任务 , 且67%的家长认为 , “只要孩子学习好 , 其他都不是问题” , 91%的家长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是看考试成绩 。

  小学学生的生活习惯依然是问题 , 他们的自理能力 , 并未随年龄增加而改善 , 这与父母宠爱、家长担心学习时间被占用关系密切 。 此外 , 有34%的学生生活习惯问题因沉迷电视网络而导致 。

  到了中学 , 尤其是高中 , 因学习成绩产生的焦虑情绪在家长中明显下降 , 焦点集中在亲子沟通、互动、相处方面 , 约50%的中学生不再或极少与父母沟通 , 父母打骂孩子的数量明显提高 。

  “代沟”一词在这时体现得尤为突出 。 大多数家长和孩子的沟通频率、质量大幅下降 , 一些家庭出现了亲子关系恶化的状况 。 45%的孩子表示 , 当自己问一些问题时 , 家长不会乐于回答;48%的孩子表示 , 不觉得和父母在一起相处是快乐时光;73%的孩子认为父母在自己心中的形象最接近保姆或教官;88%的家长坦言 , 与孩子交流的最大困难是不知道和孩子沟通的最佳方式 。

  调研人员认为 , 亲子关系紧张 , 主要源于“家长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状况及家庭教育认知的欠缺” , 从而引发了矛盾升级 。 社会对家庭教育服务体系的短缺 , 则导致了家长在自身学习成长方面的无所适从 。 “能够提供科学信息、专业指导的机构和平台非常少 。 特别是在信息时代 , 家长接触的家庭教育信息非常庞杂 , 这些信息有时甚至是矛盾的 , 家长难以区分 。 ”以陕西为例 , 具备心理咨询、家庭教育指导资质的专业人士超过1万名 , 但因组织不力、宣传不够等原因 , 这些专业力量难以走进家庭教育 。 多数家长因教育问题产生的迷茫和压力得不到缓解 , 滋生了普遍的焦虑情绪 。

  调查还显示出“家校合作不足”:有57%的家长对孩子班主任的评价为一般、不好或不太好;85%的教师认为学生出现问题 , 往往是父母(监护人)出现了问题 。

  此外 , “家庭教育认知也存在偏差”:多数家长和教师仍认为 , 孩子成绩好坏代表着教育的成功与否 , 仍以是否听话、遵守纪律作为判断孩子道德水平的标准;对学生的生涯教育理论和实践几乎空白;老师和家长缺少有效的双向沟通途径——家长会成为成绩通知大会 , 家长委员会成为家长代表报告会 , 网络平台成为发送作业的平台……

  针对调查发现的短板 , 报告提出 , 构建相对完备、丰富的家庭支持和服务体系迫在眉睫 , 建议相关部门应形成合力 , 充分激发社会组织的优势;发挥学校在助力家庭教育中的指导作用;搭建在线教育、服务、指导平台 , 加大青少年家庭教育的平台宣传力度及社会普及度 。 这其中 , 建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监测评估制度至关重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