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城区,或许是当下连云港楼市的“最大洼地”( 二 )
其次就是所谓的“城市更新” 。 除了土地财政收入、前期天量的征收整理成本 , ZF更多会考虑城市形象 , 招商引资 , 发展高端服务业 。 也就说中 , 这些棚改地块更多地附带配建商业、办公、学校甚至公园等要求 , 改善周边的城市面貌并完善配套 。 比如南小区地块 , 之前相关部门也已经出台了相关规划 。 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到增加了公共管理和公共配套用地 。
但是 , 对于房企来说 , 配建要求越多 , 隐藏的开发成本越高 。 最终导致不论楼盘绝对单价多少 , 棚改地块的土拍“溢价率”都不会很高 。
最后 , 就是房价的结构性上涨 。 我知道现在说“房价上涨”已经上升到政治不正确的表现了 。 但事实中 , 的确有这个“可能”出现 。 海州区货币化安置棚改是在楼市火爆行情中启动 , 拆迁成本较高 。 比如南小区地块补偿标准是12000元/㎡ , 东天池地块9300元/㎡ , 外仓街地块9700元/㎡...
征收成本高决定了地价高 , 最终也会反馈到房价 。 所以 , 目前的主城区房价 , 尤其是核心主城区货币化安置棚改用地周边的楼盘 , 是存在房价上涨的空间 。
另外 ,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 , 现在市场上真实购买大军以“刚需”、“刚改”为主 。 总价超过150万的房源 , 去化相当困难 。
当下楼市 , 越来越受“总价思维”约束 。
上轮行情没启动时 , 大家为什么去买原新海新区?便宜 , 总价低 。
现在呢?
新区们房价不仅涨上来了 , 房子还越做越大 , 户型130㎡往上走 。 反观主城区 , 越来越多楼盘选择了“跑量户型”即90-130㎡ 。
购房者从追求单价合理 , 已经转向总价/功能的可接受 。 把房间做小 , 功能做全 , 相对面积段降低 , 以牺牲舒适为代价抢主流需求 , 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 。
对于这些购房者 , 只能“往回买” 。 什么城市发展 , 区域高端配套 , 在人民币面前 , 都很无力 。
所以 , 在新区和主城区房价差越来越小、购买力回流的背景下 , 谁才是洼地?
结语:
可能有人注意到 , 进入2019年 , 越来越多的大V、自媒体开始说同一句话:回归主城 。
为什么?
过去 , 很多新区派是因为手头预算不多 , 而主城区负担又太高 , 所以只能在新区项目里选选 。
但随着城市不断扩张 , 房价的上涨 , 过去的新区洼地 , 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快速填平 。
房价扁平化了 , 价差消失了 , 就没有必要一个劲的死磕新区了 。
毕竟 , 在整个市场回归冷静 , 投资风口变得扑朔迷离的当下 , 还是主城区的配套看得见摸得着 , 还是主城区的变现能力更强 , 还是主城区的房子更好租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 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