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鲫鱼却总遇到鲤鱼?春季野钓这样搭配线组,才能大小兼收( 二 )



钓鲫鱼却总遇到鲤鱼?春季野钓这样搭配线组,才能大小兼收

文章插图

线组搭配上,主线可以用1.2~2号,子线用0.8~1.5,具体怎么搭配你要将资源、鱼的个体、竿长、个人技术这几个因素结合起来考虑。资源好,大板鲫很多或者经常能遇到大鱼,那么毫无疑问用粗线,资源好我相信你也不会想钓小鲫鱼了,用1.5+1.0,2+1.5这样的线组反而能过滤小的。资源一般,总体以鲫鱼为主偶尔遇到两三斤的鲤鱼,或者你使用的鱼竿比较长,那么1.2+0.8就可以了。还有一点是结合当地的垂钓环境,如果障碍物相对较小,比较空旷,建议用软一点的竿子可以搭配细线,反之水草多、没有太大的遛鱼空间,那就粗点。

钓鲫鱼却总遇到鲤鱼?春季野钓这样搭配线组,才能大小兼收

文章插图

鱼钩的选择:春季野钓综合性鱼(大小兼顾),我只用伊豆,因为伊豆的钩条比较适中,钓鲫鱼不会太粗、钓鲤鱼也不算太细。
大小方面我用的最多的是四号,鱼个头偏大的就用五号、六号,超过六号就不买了,如果要用到比伊豆六号再大的钩那我会选择伊势尼。我用伊豆还有个重要原因是春季我的主要饵料是蚯蚓,用倒刺钩比较方便。如果只使用饵料,那么我会选择新关东,0.3、0.5、0.8这三个号是我常备的(黑坑也常用新关东)。当然,这只是我的习惯,像海夕其实也不错。

钓鲫鱼却总遇到鲤鱼?春季野钓这样搭配线组,才能大小兼收

文章插图

很多钓友在线组使用上有误区,即主线和子线的号数相差太大
我看很多钓友会采用2.0+0.8,3+1这样的线组,他们的理由是:1、如果遇到挂底,那可以保全主线;2、主线不会挡口,子线怕挡口,先用细子线钓小鱼,遇到大的换粗,这样就很方便;3、子线经常换新的,而主线不常换,如果子线和主线号数太接近,钓到大鱼可能会断主线。这些理由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提醒各位,如果光从结实程度上来说,这样的搭配是不合理的。拿两幅线组做比较,一个2+1,一个是1.5+1,你觉得哪个更结实?
很多钓友会觉得2+1更结实,理由是2号的主线比1.5号的主线结实,但实际并不是这样。一套线组是否结实看得是整体的拉力,而不是单独的拉力。2.0的线虽然是比1.5的线更粗更结实,但和1.0的子线配合以后,明显是1.5+1.0这样的搭配能够让力量传导更流畅。特别是尼龙线,他是有弹性的,主线和子线的号数差距越小,配合起来就越顺畅,鱼一发力,主线和子线都能延展卸力,如果主线特别粗,子线特别细,可能子线都要崩断了,主线才开始延展,力量传导不流畅。在子线确定用多粗的情况下,主线和子线的号数越接近,整套线组就越结实,但这样搭配的弊端前面也说了,万一挂底、双钩在鱼身上搭桥,那比较容易断主线。

钓鲫鱼却总遇到鲤鱼?春季野钓这样搭配线组,才能大小兼收

文章插图

最后还需要注意两点:
1、能不抛满竿尽量不抛满竿,这个大家都应该懂的,浅水作钓一旦碰到大鱼,你一起竿它很容易往外冲,抛满竿很难把竿抬起来,一旦形成拔河,两三斤的鲤鱼轻松切你二号线。正常我们都是抛八分竿,如果你不习惯,可以在抛好竿以后往回拉一拉,反正春季用蚯蚓红虫比较多,不怕饵料掉。
2、起竿刺鱼要轻,把每一口都当作鲫鱼口来抓。有时候鲤鱼进窝我们是能感受到的,比如说突然停口了、比如说窝子里冒鲤鱼泡了,有些钓友甚至能根据漂相来判断鱼种、个体。判断窝子里有了大鱼之后,钓友们就有一个坏习惯,喜欢用力地刺鱼,生怕起竿轻了钩子扎不稳。如果你的鱼钩钩尖正常、抓口时机也合适,那就无需担心刺不稳,如果钩尖磨损、抓口不合适,其实大力刺鱼也没用。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