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缘古法风水资料 风水世缘图解大全( 二 )


在道山和尚开凿摩崖造像之后,云台寺又进行了多次扩修,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寺内僧众为保护摩崖石刻造像,在石崖上依山就势建造了一座椎尊宝殿 。
在寺院东侧的山崖绝壁下,我们见到了这座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椎尊宝殿,当地人称“石佛楼” 。宝殿依山筑卷棚式石劵顶,殿高十余米,宽约八
米,为穹顶结构的无梁殿 。门正中的“椎尊宝殿”四字系明万历四十一年书,门上中及两侧辟有小拱门(窗) 。殿内石壁上有石刻佛像共17尊,分列三排,与真人一般大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最底层几尊佛像有修补痕迹 。殿壁嵌石碑三通,其一刻:椎尊宝殿:大明万历四十一年重修,另二碑因年代久远字迹已难以辨认,殿南侧石壁上有“大明成化甲辰已巳月重建云台禅寺碑记” 。殿西崖石壁刻有“大明弘治十一年重建云台寺碑记” 。目前,在济南市范围内,云台寺椎尊宝殿的摩崖造像,是现保存最为完整的一组明代摩崖造像 。
村里人介绍:云台寺曾遭遇“四清”、“文革”等多次浩劫,期间,寺内原有的一些古柏、银杏树、百年牡丹等均遭到人为破坏 。前些年,云台寺经过整修,香火逐渐恢复 。在大雄宝殿前,一位像是看寺的老人告诉说,云台寺的中轴线,也是南京到北京的中心航线 。随着老人的话音,抬头仰望佛殿之上蔚蓝的天空,恰好有一架银色飞机掠过,只见飞机飞过,不闻飞机声响 。走进云台寺,仿佛走进世外桃源,此处隐居青山翠谷,远离喧嚣,此刻,若不是飞机身后拉出的那条长长的白线,身处天井似的云台寺,会误以为是一只大白鸟飞过呢 。
云台寺的奇特之处还在于它是佛、道两家并存之地 。明崇祯年间,济南孝廉张经重修云台寺关帝庙,其后,清康熙年间,胡文显又重修云台寺山门及关帝庙 。使佛道两家共守同护云台、参禅悟道而绵延至今 。
甘甜玉漏泉
云台寺内,最为奇妙之处当属玉漏泉了 。在寺院最南端,我们沿U型岩窟前行,至寺庙西面的悬崖下,光线渐渐亮了起来,不时会有一缕阳光穿过岩窟上面的林荫照射进来,情形于之前形成较大反差,岩窟顶端逐渐由宽变窄,也渐次由黑变白,有的地方竟然长出草绿色的青苔,青苔生处有玉珠般的水滴滴滴嗒嗒落下,水滴石穿,地面已形成一个个大小不等的水洼 。情不自禁的伸出双手掬接几滴水珠送入口中:好凉,好甜 。

易缘古法风水资料 风水世缘图解大全

文章插图
继续前行约十多米,岩窟已然变为岩崖 。在一块凹进去的石壁内,泉水顺着石壁裂缝一滴接一滴如脱线的珠子落下,泉水滴落的速度近乎形成一股细小水流,下方有一个大约一平方米的泉池,池中泉水清澈见底 。
一株不知名的小草独自默默地长在泉池沿边甚是可人 。同行的贾书记介绍:这就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的“玉漏泉” 。据寺院的僧人说,玉漏泉珍贵的很,它从不多流,长年累月不紧不慢的往下嘀嗒,就好像流出的不是水,而是珍珠,即使在雨季汛期,滴落的泉水顶多连城线,旱不涸,涝不淌 。站在嘀嗒着泉水的石壁旁,让人感到透心的阴凉和清爽,直惊叹大自然造物无奇不有 。
仔细观察,云台寺中规中矩端坐在云台山谷之间,背靠天平寨,中间为殿宇,东西两山为其护翼,左青龙右白虎阴阳分明 。东西两山虽同为悬崖绝壁,情景却大不相同,东山背高阴干,峭壁崚嶒;西山腹低湿润,悬崖响泉乱涌 。玉漏泉之南有南、北两泉,现更名为甘露泉,其次还有永保泉等众多泉眼 。不仅保障了寺内用水供给,还能用来浇灌山下的农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