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的王石过上了每年一千万的退休生活( 二 )
他长的不差 , 外形可以说是俊朗 。 商业上的成功掩盖了这一点 , 当潮水退去 , 才有机会展示 。
外形的改变如果有些扎眼 , 那内心的改变就扎心了 。
2012年 , 老王与发妻离婚 , 分割了财产 , 还得到了对方的祝福 , 祝60岁的他与漂亮女友一路走好 。
这条路走出去 , 就不可能是凡人能理解的 。
田朴珺说过:“翁帆的新闻出来 , 我说那一定是真爱 , 我100%相信 。 杨振宁是经历很多的人 , 他有选择能力 。 ”
怎么看都像在说老王 。
谈到《我的改变》这本书 , 王石说:“(当初去深圳创业)不喜欢当商人并不等于不喜欢钱 , 钱是非常重要的 。 ”“我不怕出名 , 想出名 , 看我这个样子 , 是怕出名的样子?”
年轻的时候喜欢钱 , 上了岁数又想要名 , 只能选一个 , 所以选了名 。
其实不用替老王担心 , 他的妻子还年轻 , 也喜欢钱 , 所以办了个承礼学院 , 教人怎么活的像个贵族 , 每次收费99万元 。
田朴珺说创办这个学院得到了王石的支持:“我跟王老师说 , 想征求你的意见……他问什么想法 , 我说办一个学院 。 ”“他笑说 , 你自己大学都没毕业 , 还办学院?”“当时他沉默大约一分钟 , 说 , 你要下决心做 , 我就支持你” 。
人设崩塌or活出真我?
难怪钱钟书说 , 老年人恋爱 , 就像老房子着火 , 没的救 。 因为时间紧迫 , 所以奋不顾身 , 噼里啪啦烧的一根不剩 。
印象里 , 为了爱情与理想而飞蛾扑火的形象是动人的 , 怎么老王亲自示范一把就不行了?
因为 , 老王以前是中国最富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成功企业家 , 塑造的人设是勇攀高峰的硬汉 。
现在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 又是“笨笨红烧肉” , 又是打针拉皮 , 反差有点大 , 刺挠人 。
还是先从企业家这个人设说起吧 。 2019年老王依旧有四十多个头衔 , 但已经彻底褪下了顶尖企业家的光环 。
2015年股灾 , 钜盛华及前海人寿趁虚而入 , 把老王逼的喊出了“万科不欢迎民营企业”这种话 。 那时起 , 老王的形象就开始急转直下了 。
只是当时余威还在 , 大家也都等着他力挽狂澜 。 然而想象中的妙棋迭出没有出现 , 老王老掉牙的一招一式打的叫人心碎 , 他自己回忆起来说 , 当时已经做好整个管理层被扫地出门的准备 , 山穷水尽的无奈之情显露无疑 。
后来又是去剑桥进行欧派养生 , 又是与娇妻双双把家还 , 唯独关于万科的消息里不再有王石这杆大旗 。
旗 , 终于在2019年让各方舒舒服服地放平了 。
姚振华减持了5%的万科股份 , 手里还有4.9% 。 按照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制度 , 低于5%的股份 , 就不必兴师动众发公告了 , 后续可能悄无声息地退出 , 套现离场 。
回顾一下 , 大股东华润当初把万科股份转给深圳地铁 , 套现了300多亿;姚振华全部退出之后 , 也能换回200多亿;许家印可能赔了些钱 , 但是赢得了地方上的首肯 , 这含金量比人民币可值钱多了 。
万宝之争的这场宫斗剧里 , 好像只有老王一个人是输家 。 他卸任万科 , 把剧本给了郁亮 。 在企业家这个层面 , 老王谈不上一败涂地 , 却也晚节不保 。
一个人经历了大风大浪 , 从高处下到平川 , 也确定上不去了 , 他会怎么做?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 , 这才有了个人形象上的彻底放飞自我 。
不装老成了 , 不装硬汉了 , 像刘德华说的 , 累啊 。
这里面其实是有些深沉的 。 所谓花有重开日 , 人无再少年 , 年轻人是体会不到的 , 所以老王一边教训他们 , 一边偷偷打针 , 想要变成他们 。
老王回忆:“51岁的时候 , 我曾是中央台的常客 , 我有虚荣心 , 所以邀请必到 。 我一进节目看 , 是《夕阳红》 , 我以为请错了 , 他们说没请错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