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家医院通过高血压达标中心认证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 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 不仅致残、致死率高 , 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 。 为规范高血压的诊疗和管理 , 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风险 , 我国启动了高血压达标中心建设和认证 。 采访人员从日前召开的中国心血管健康大会上了解到 , 目前 , 有近2400家医院报名参加高血压达标中心建设 , 首批通过认证的有55家医联体单位、共272家医院 。
高血压达标中心建设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分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心血管健康(苏州工业园区)研究院联合发起 , 为具备医联体建设任务的医院而设置 , 该医联体组织需要包括1家牵头医院(一般为二级及以上医院)和至少3家或以上的卫星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共同组建高血压达标中心 。 高血压达标中心以医联体模式 , 让医疗资源综合实力较强的牵头医院带领二级或社区医院同步发展 , 逐步提高我国高血压的诊疗水平 。
----272家医院通过高血压达标中心认证//---- //
大会介绍 , 目前 , 有近2400家医院报名积极参加高血压达标中心建设工作 , 包含400余家牵头医院 , 第一批次建设单位136家医联体(664家医院)、第二批建设单位110家医联体(510家医院) , 共计246家医联体(1174家医院)建设单位;此外 , 首批认证单位达55家医联体单位(共272家医院) 。
大会为参与2019年第一批次高血压达标中心认证通过的55家医联体(共272家医院)、第二批次高血压达标中心符合建设单位要求的110家医联体(共510家医院)进行现场授牌 , 还对参会单位进行了高血压学术前沿传递及优秀建设经验分享 。
高血压达标中心1+3的医联体模式实现了医疗资源的整合 , 推动大医院与基层医院的共同协作 , 落实双向转诊制度 , 让疑难诊治留在三级医院、慢病管理留在基层 。 “希望广大医疗单位共同努力 , 一起推动我国从心血病大国走向心血管病诊疗强国 , 助力中国心血管事件下降拐点的早日到来 。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在会上表示 。
据悉 , 中国心血管健康大会由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主办 , 人民网·人民健康联合主办 , 12月26日-28日在苏州举行 。 大会各论坛精彩纷呈 , 其中高血压达标中心在会上共设两个论坛:高血压达标中心论坛、高血压分级诊疗管理论坛 。 (光明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陈海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