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少的风水 洪少风水( 二 )


“人们很重视入土为安 , 现在接受生态葬的人相对较少 , 普通家庭仍偏向传统墓葬 。”广西登朝岭生态墓园卢经理认为 , 部分人仍存有“厚葬”观念 , 认为通过传统墓碑祭祀 , 才能寄托哀思 , 体现孝道 。南宁市民覃先生就说 , 他还是倾向传统墓葬 , 这不仅是一种仪式 , 也是精神寄托 。“当我想祭拜的时候 , 总得能找到一个祭拜的地方吧 。”
此外 , 一些殡葬商家赚取暴利的经营模式 , 也在固化人们的传统殡葬观 。“比如有的公墓雇请花圈店、风水先生等帮助推销 , 这些人为了提取高额回扣 , 自然会推荐高价墓地 。而丧户既然多花了钱 , 也偏向于见到更多实物 。”一位生态树葬从业者说 。
葛继红介绍 , 直至今日 , 殡葬行业暗箱操作 , 殡仪师鱼龙混杂 , 有的甚至宣扬封建迷信的现象还未消除 , 这仍在助推百姓盲目消费 , 进而使得传统殡葬大操大办的风气迟迟难以消除 。
行业改革与移风易俗并重
业内人士认为 , 殡葬破千年旧俗、树一代新风是一个长期过程 , 需行业改革与移风易俗并重 。
针对一些地方在豪华殡葬上的攀比倾向 , 葛继红认为 , 相关部门可出台更多刚性规范约束 。比如可规定新建公墓不允许建设永久性建筑 , 不允许建造钢筋、混凝土的人造景观 , 必须配备一定比例的节地、生态葬区等 。“此外 , 国家在审批新公墓时 , 指标更多向环保型、绿色型墓园倾斜 , 尽量减少新建白色公墓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 。”
同时 , 管好殡仪师这一关键群体也很重要 。辽宁省殡葬协会相关负责人认为 , 作为直接跟丧户接触的一线从业者 , 殡仪师对百姓观念的影响不容小视 。“目前 , 多数地方的殡仪师群体普遍存在人员流动性大、无正规培训、素质不高等问题 , 他们在服务中的种种乱象 , 直接影响着国家倡导的阳光、绿色殡葬 。”这位负责人说 , 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可以从完善落实法规和制定行业标准入手 , 建立从业人员档案库 , 提高准入门槛 , 督促殡仪师等殡葬服务人员加强自律 。
此外 , 加强市场端创新和优质产品供给同样重要 。卢军认为 , 殡葬简办并不等于简陋 , 一方面 , 生态墓地可以建设成为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的艺术载体 , 以庄严肃穆而不失典雅温馨的环境 , 让逝者家属感受到生命回归自然 。另一方面 , 公墓要加大符合人们文化品位和精神需求产品的供给 , 节地生态葬法尤其要在庄严感和仪式感上有更高标准 , 体现对逝者的尊重 。“如果该实行的政策和服务都到位 , 那么生态葬肯定会叫好又叫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