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风水前有山后有水 风水房后有水和小湖


村里有了生态公墓
半月谈记者 李平
“从前,家里要是有人去世,得花高价买一块风水好的墓地,加上造墓费用,最少花费1.5万元以上 。要是找不到好的墓地,还得背上不孝的骂名 。有了村级草坪生态公墓,现在不一样了 。”浙江省武义县古竹村村民郑瑶依口中的村级草坪生态公墓,在武义县有198座,是武义县借鉴公园式设计和建造理念修建的 。
这些村级公墓,不仅规范了乡村殡葬秩序,也因为环境优美受到当地群众的支持 。不少村民表示,“公园式”墓地不仅帮他们节约了丧葬开支,也体现了政府对人的关怀和尊重 。
1
“逼”出来的村级草坪生态公墓
谈起兴建村级草坪生态公墓的初衷,武义县基层干部表示,2018年以前,当地一些地方“抢风水建寿坟(活人墓)、乱埋乱葬、超标准建坟”等现象较为严重,少数乡镇(街道)甚至到了无序失管的状态,这给全县的殡葬改革和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 。
“2018年没有建草坪生态公墓前,我们村一度出现活人与死人‘抢’地,争相在风水好的地方做寿坟现象 。近几年我们村就平掉了8座寿坟,而一座寿坟占地10平方米至30平方米不等,平均造价3万至5万元 。”武义县大田乡古竹村党支部书记徐振波说,做寿坟助长了乱埋乱葬和超标准建坟现象 。
既要考虑群众的殡葬风俗习惯,又要考虑当地财政的承受能力,武义县在殡葬改革中兴建村级草坪生态公墓,也经过了一番摸索 。
“殡葬改革需要堵疏结合,禁止乱埋乱葬后,就马上推行如树葬、花葬、海葬等不保留骨灰的葬法,很多群众一下子接受不了,而兴建村级骨灰堂等葬法实际建设成本又高 。多方权衡下,武义决定兴建投入较少、群众易接受的草坪生态公墓 。”武义县民政局局长蒋学望说 。
2
一年可为农民省2400万元
从2018年开始,武义县在各行政村推行草坪生态公墓建设,今年底将实现313个村生态公墓全覆盖 。
“我们根据每个村现有的人口规模,按照每年1%的人口死亡率,以20年为规划,测算出一个村的生态公墓规模 。村级公墓还配套建有停车场、进出道路等附属设施,墓区实行卧碑式安葬,周边植有草坪树木 。”武义县民政局副局长陈小华说 。

房子风水前有山后有水 风水房后有水和小湖

文章插图
武义县村级草坪生态公墓
在履坦镇坛头村草坪生态公墓,半月谈记者看到宽阔的草坪上点缀着精致的纪念碑,四周被树木围绕 。
“兴建草坪生态公墓时,我们村还开了两次村民代表大会,想着我们每个人‘百年’后都要葬进去,村民不仅认真遴选墓地,还一致同意在公墓前兴建了一个小湖 。”履坦镇坛头村党支部书记林卫良说,他们村的生态公墓有80个墓穴,占地共350平方米 。
“我们村的生态公墓建设花费虽只有20多万元,但档次不低,周边全部绿化,犹如公园,有村民来看过之后,觉得葬在如此山青水绿的地方,人生不亏 。”林卫良说,入葬公墓不收一分钱,直系亲属还有500元的奖励 。
“有了生态公墓,村民不需要争相建寿坟了,不论贫穷富贵,都葬在生态公墓里,这也减少了村民间的攀比和矛盾,和谐了村民关系 。”郑瑶依说 。
“村级公墓减轻了村民负担,节约了土地资源 。”据武义县民政局干部测算,村公墓一个墓穴约占地2平方米,按过去一个墓穴平均投入1.5万元、占地10平方米计算,实行草坪生态葬后,每年可为全县农民节约2400万元,一年可节约用地20亩 。
3
村级公墓也是村风追思园
“村级公墓不仅是安葬逝者的地方,更是村民追思先辈荣光、缅怀先贤精神、传承村风家风的精神场所 。”陈小华说,每座墓碑下面,都是一段人生和事迹,久而久之,也将成为村庄的集体记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