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我们的观点 智能手表一直在以一种暧昧的姿态挑战着手机的地位 。 一方面 , 它并不是完全的独立终端 , 不能完全脱离手机使用 。
另一方面 , 它又有很多独特的优势 , 可以在一些特定的场景 , 作为手机的替代 , 甚至做一些手机不能做到的事情 。
尤其是在智能手表有了蜂窝网络(LTE)、有了独立通信能力后 , 即便手机在不在身上 , 仍然可以使用智能手表听音乐、打电话、导航、刷卡 , 等等 。
文章图片
如上「戴表团」的典型用户、典型场景 , 还有很多 。 但我们强调的是 , 智能手表很难取代手机 , 但一定能在某个时刻帮助我们缓解「手机不在身边」的焦虑 。
很多智能手表能做到独立通信 , 但有一点影响了最终的用户体验——续航 。
拿 Apple Watch 举例 , 一旦开启了蜂窝网络 , 它可怜的续航能力只能让我们爽一时 , 随后便快速被各种联网应用耗尽 , 我们很快就陷入了续航焦虑 。
很多智能手表厂商在努力提升续航 , 但它们当中大多数都将延长续航的重点放在了非联网状态的长续航方向上 。
vivo 是少有的将「独立通讯」和「持久续航」齐头并进的厂商 。
它打造一套「主控芯片+通信芯片」的双芯片架构 , 用高能效比的主控芯片驱动手表运行 , 用独立通信芯片确保手表的蜂窝网络连接 。
结合电源管理技术和软件调优 , 让蜂窝通信实现智能管理 , 手机不在身边的时候 , 自动接入蜂窝网络 , 而连接手机时 , 又能自动关闭蜂窝数据 。
从芯片和天线系统再到电源管理 , 通过软件硬件配合 , 降低手表功耗 , 最终实现了在独立通信的典型场景下 , 最长 7 天的续航能力 。 而关闭独立通信 , 续航长达 14 天 。
人文之悦 , 这是 vivo 所致力于打造的生活方式 。 在当前众多产品都在比拼参数和罗列功能的时候 , vivo 关注的是每个用户的真实使用场景 , 在典型场景对产品进行细致打磨 , 为我们带来了更健康、更有活力、时刻在线的生活方式 。
?
主笔:周森 / 深圳湾
【有了长续航的独立通信手表,就不必为出门没带手机而焦虑了】编辑:陈述 / 深圳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