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为什么不能白天跑 , 又为什么不干脆去健身房——
这又是另一个悲伤的故事了 。
年度总结正在逐渐脱离趣味的范畴 , 进入“情绪治疗”的境界 。
从这个角度来说 ,晒总结等于晒药方 。
“这个歌单/视频/书/电影我抄走了 , 下次心情不好的时候看看 。 ”
虽然AI们会对事物的表象产生误解 , 但经历过折磨的人类都懂 。
当你今年看了将近3000个美食教程视频 , 大数据只会自动把你分类为一名想当厨师的有志青年 。
但同样是天天忙到没空吃饭的打工人 , 却一眼能看出你根本半顿饭都不曾做过 。
文章图片
有人在重要考试的前夜反复聆听《乒乒乓乓天下无双》 ,大数据只会认为你热爱这项体育运动 。
文章图片
谁知道你只想听那句:“不就是赢吗?”
文章图片
至于老王在7月的第一天凌晨选择欣赏《国际歌》 , 可能在欣赏艺术;
不过我猜更靠谱的解释 , 可能在心潮澎湃之后 , 比较容易入睡 。
是的 , 如今“听歌助眠”这件事 , 大概比听歌本身更刚需 。
李放鹿的前十榜单里有九首是影视金曲 , 剩下的一首毫无惊喜地是助眠白噪音 。
她说 , 自己今年还听过231次不同版本的g小调巴赫;
“据说焦虑失眠的时期 , 听古典音乐舒缓心情效果最佳 。 ”
不过 , 这古典可能也得分情况 。
如果一不小心选错了曲风 , 效果就会大相径庭 。
根据我在朋友圈里看到的一份年度歌单 , 有朋友睡得最晚那天在听 《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 。
更离谱的是 , 当时还有284个人跟他一起听 。
文章图片
后来我去问他 , 他说自己听了这么多遍是因为“睡着了” 。
但当我看到图片中那个“马头琴”的前缀时 , 就知道事情并不简单 。
于是半信半疑地搜索这首歌来听 , 看看能不能为自己的助眠曲库怒填一员大将——
结果第一个音符一出 , 就差点把来不及调小音量的我直接送走 。
6分半的纯音乐 , 全程有颤音、有高音 。
“作品是好作品 , 就是不太适合睡觉 。 ”
至于我那位朋友能任由它在耳边播放个几十遍 , 依然沉沉入睡 , 固然是天赋异禀;
而且我猜他八成自己住 , 不然迟早要被室友和房东扫地出门 。
#03
灰头土脸的生活 ,
大数据记得
就在我写这篇稿子的时候 , 还是不断有新的年度总结冒出来 。
跟互联网上很多容易过气的东西不一样 , 网友们对它们的热情虽然偶有减弱 , 但从未消退 。
曾经花样百出的年度总结 , 是网友们展示自我的赛博社交 。
而现在很多人好像都不在广而告之 , 只是私下里跟朋友吐槽调侃 。
年度歌单、年度总结 , 就是互联网时代自动书写的日记 。
虽然越来越多的时候 , 记录的是不那么愉悦的部分 。
发现X月X日凌晨还没睡 , 兴冲冲去研究那天有什么大事发生 。
结果翻遍了聊天记录 , 发现在熬夜给项目做PPT 。
文章图片
(@莺时24)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