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眼一直跳有什么说法 佛说右眼一直跳( 四 )

  
《金刚经》: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  
其实,分别不在法门,而在我们自己的根性适合学什么法门,上面这句《大集经》的意思,是说现代众生,一般比较普遍的情况,都是比较适合修学念佛法门,所以如果您如果对这句经文信得过,可以了解一下净宗 。  
首先,可以先看看《释迦牟尼佛传》(链接网络搜寻可得)了解佛的一生,然后开始系统学佛 。  
问:我对佛教还不认识,如何著手?  
答:请先於网站上收看净空法师讲的「认识佛教」及「三皈传授」的讲演,此能帮忙您先对佛教有正确的认识,以及明白学佛之目的与意义,以提高学佛之兴趣与信心,进而能深入学习 。  
问:初学要如何修学?  
答:净宗修学是以「净业三福」(《观无量寿经》)为基础 。  
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如何落实?我们采取儒家的《弟子规》 。《弟子规》的内容,就是在家做一个孝顺的儿女,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真正将这两句话落实在生活当中 。「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则落实在《十善业道经》,一定要认真努力学习 。  
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在家同学至少要学习《五戒相经笺要》和三皈传授 。三皈传授有录相带,也有文字教材 。出家的同学一定要学《沙弥律仪要略》,最低的水平是沙弥十戒、二十四门威仪 。「具足众戒」,就是十条戒圆圆满满 。「不犯威仪」,是二十四门威仪落实在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中 。  
第三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落实在《地藏菩萨本愿经》 。「地」是心地,「藏」是心地的宝藏 。这一条就是《地藏经》的宗旨,我们要从学习《地藏经》来开发心地宝藏 。这是前两年的基础课程 。  
佛言:「净业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这句话说得多重!多麼重要!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我们从凡夫修行作菩萨,将来成佛,真正根本的因就是这三条 。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皆以此三条为基础 。若无此基础,就不能成就;犹如盖房打地基一样,无论盖什麼房子,地基一定要坚固,有了坚固的基础,才能学法门 。  
+++++++++++++++++++++++++++++++++++++++++++++++++++++++++++++++++  
学习大乘之前,先要打好基础,不然肯定会花了时间精力,然后觉得功夫不得力,到时候怀疑佛,毁谤佛,就不好了 。  
其实佛对我们说得很清楚了 。《佛藏经》云: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者,非佛弟子 。  
《百喻经》里面有个故事,有一个愚人,看到他人富家三层楼很漂亮,于是叫来木匠,要造第三层楼,木匠说,不建第一层,不建第二层,哪儿能建第三层?愚人说,我不用建第一层第二层,我只要第三层 。众人听了,都笑那个愚人 。  
我们四众弟子也是一样,若不依三乘次第,先打好基础,循序渐进地修学,和那个愚人就没有分别 。  
大乘是起高楼大厦,建高楼必须有地基,地基扎实,高楼才稳固,地基是小乘佛法 。  
没有小乘基础,高楼是用几支竹竿撑起来的,或者开始挺好看,但随时有倒塌的危险 。  
纵观历史,中国小乘佛法式微,是不是佛说的不对呢?  
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其实中国历代高僧大德,都是以儒家、道家为基础,代替了小乘佛法,所以修行有非常辉煌的成就,值得我们借鉴 。  
而学小乘的教材很多,《弟子规》是其中非常不错的一个选择 。  
当然,这里是说代替,代替并不完全是说等于,我们要用来打基础,继而修大乘,用代替的教材就行,也比较合适,我们比较好吸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