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的由来 芒种是怎么来的

【芒种的由来 芒种是怎么来的】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起源很早,春秋时代首先确立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之后不断进行完善,到秦汉时期,芒种等二十四节气名称即已确立 。高巍介绍,在汉代《太初历》中,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 。芒种一般在每年的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的时候 。古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曾有这样的记载:“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  

芒种的由来 芒种是怎么来的
  
文章插图  
清代学者陈三谟的《岁序总考》也解释道:“芒,草端也;种,稼种也;言有芒之谷此时皆可稼种,故谓之芒种,乃五月之节气也!”意思是说,芒是草顶端的针状物,种,播种的意思;芒种即是有芒的谷物这个时候都可以播种了 。水稻种植一般是在以水田为主的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是旱地农业,粮食作物以种植小麦为主 。对于北方地区而言,“芒种”是麦子成熟的时节,因此亦有对“芒种”的含义解释为“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 。增添了麦子收获,既涉及南方的水稻播种,也涉及北方的麦子收获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