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端午节这个节日要纪念 为什么有端午节( 二 )

  
东汉邯郸淳《曹娥碑》则说,端午节是起源于吴人纪念伍子胥:“五月五日,时迎伍君 。”伍子胥尽忠于吴,反被吴王夫差杀害,抛尸于江,灵魂不死,化为钱塘江江涛之神 。故吴越人民以其死之“五月五日”为纪念节日 。  
《会稽典录》则记浙人之俗,认为端午是为了纪念汉代之孝女曹娥:“女子曹娥,会稽上虞人,父能弦歌为巫 。汉安帝二年五月五日于江沂涛迎波神溺死,不得尸骸 。曹娥年十四,乃缘江号哭,昼夜不绝声七日,遂投江而死 。”浙人为纪念曹娥,乃称端午为“女儿节” 。  
但是流传影响最广的,自然还是端午节纪念屈原说 。此说始见于梁吴均《续齐谐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 。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 。”  
端午节又称什么节  
端午节又称为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端五节、重五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艾节、五月节、菖蒲节、天医节、草药节、浴兰节 。  
以及女儿节、午日节、地腊节、正阳节、龙日节、粽子节、五黄节、诗人节、屈原日、躲午节、解粽节、端礼节、五月初五、五月当午等 。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 。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1、吃粽子:粽子也是药膳的一种 。糯米具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 。用来包裹粽子的粽叶更有讲究 。北方大多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和荷叶 。  
2、挂艾叶菖蒲:端午过后,邪气主要是湿热、秽浊,所以要芳香化湿,芳香化浊,端午节的习俗中总离不开芳香 。  
3、佩戴香包:端午节佩戴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  
4、饮雄黄酒: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 。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 。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 。  
5、赛龙舟: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俗活动,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 。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代 。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重要的是全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  
端午节为什么叫端午的原因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