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亦谓之“观其脉症 , 知犯何逆 , 随证治之” 。
成人学中医从哪里入手?第一步
学中医自然要读中医书籍 , 而中医书籍浩如烟海 , 如何选择入门读物和有序的阅读 , 无疑是关系到时间和成效的 。
1、中医基础理论
本书是中医理论的总框架 , 从这本书开始 , 首先使我们了解中医是如何阐述人体的生理、疾病的发生和对疾病的认识的 。书中提到的中医名词、术语将充斥于所有的中医书籍中 , 故先读懂此书 , 后来便知其所指 。由于中医学充斥着古代的哲学思想 , 很抽象 , 而整体观和逻辑性又很强 , 所以我们读它时仅凭文字直解是不透彻的 , 而要将它立体化地思维、推演 , 不仅要达到融会贯通 , 还要能运用自如 。
2、中药类
通过历代的发掘整理 , 目前的中药已达1 万余种 , 而现今的一些中药教材基本上还是围绕《神农本草经》略作增加 , 载药仅在400 味左右 , 而且功效多系沿袭 , 这对于从事多科临床诊疗的专业中医来讲是不够用的 。另外 , 因历史条件所限 , 书中还有对药物的功效认识有误的 , 或言过其实的 , 或有其他功效尚未发现的 , 所以临床应用时还必须参考现代的一些药学专著充实之 。
对药物的性、味、功用、炮制、用量都必须确实掌握 , 对其副作用亦须了解 , 特别是毒性药物 。
3、方剂类
方剂学是阐述和研究药物组方配伍规律和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 , 是临床各科的基础学科之一 。
中医书籍中所载的方剂很多 , 粗略统计在明代以前就达6万多首 , 加之后来创新的还有很多 。现在的方剂教科书多按照治法、功效分类各取一些代表方剂进行阐述 , 只选方400 首左右 , 有的已经很少用或完全不用了 , 而临床各科还有很多方剂没有选入 。因此 , 初学者可请临床中医师指点取舍 。
学习方剂学除了要掌握方剂的基本知识 , 还要熟记临床常用的方剂和书中未载方剂的药物组成、功效、主治 。前人之方是其治疗经验的总结 , 有的经历两千余年仍在使用 , 所以需要花功夫背诵 。
【食疗到底有没有用?若有用,能管多大用 桂枝汤的禁忌是什么】4、中医诊断类
中医诊断的基本手段是望、闻、问、切四诊 , 四诊不可偏废 。在望诊中舌诊尤为重要 , 有“证不辨凭诸脉 , 脉不辨凭诸舌”之说 , 说明凭舌诊可在疑似中做出正确的判断 。切诊以切脉让人感到玄而复杂难学 , 以前一些中医往往以此来炫耀技能 , 三指一触便滔滔不绝地讲出患者的症状 。其实这并非全凭脉诊所获 , 而是因为有患者或家属的主诉在前 , 加上诊脉的同时默默施行望、闻 , 参合而得 。
古代的脉诊专著因限于历史条件或为音韵之需 , 多有夸大其作用或失之武断之说 。我们不可单一迷信脉诊而废其他 , 必须四诊合参 。
四诊的过程是检查的过程 , 也是取其病态证据的过程 。
把四诊所得的证据归纳起来 , 运用中医理论进行综合分析 , 从而推断出患者的病因、病机、病位、性质、病势等 , 这就是“辨证” 。中医治疗是“因证施治” , 所以辨证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成败 。这也是衡量医技高低的重要标志 。而熟练与否则取决于对中医理论的掌握与临床经验 。
- 咳嗽无痰吃什么药 一直咳嗽没有痰不见好怎么办
- 体位|4种体位缓解呼吸急促 呼吸急促有哪些呼吸技巧
- 只吃食物能有效果吗 十大降糖食物排行榜
- 舌苔白厚喉咙有痰怎么办 成人止咳化痰偏方
- 在山上遇到会动的铁丝不要碰有毒 经常吃生鱼片要驱虫吗
- 还有什么好吃的适合做给他们吃呢 适合老人的营养粥
- 有痘痘的肌肤可以用牛奶敷脸吗 脸上长痘痘能喝纯牛奶吗
- 有没有什么养生的小茶方中草药 平时喝什么养生饮品最好
- 喝白酒上头是什么原因 喝完酒头疼吃什么药最有效
- 十堰有什么特色餐馆吗 十堰有情调一点的餐厅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