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虚多瘀|专家提醒:产后康复勿忘盆底肌筛查
本报讯 采访人员张晓莉报道 “有些女性产后肚子还是很大、出现腰背疼痛等问题,会认为是产后腰椎出现问题,其实可能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腹直肌分离导致的。”近日,云南省中医医院妇科盆底&产后康复中心主治医生万茜茜提醒,随着三孩政策放开,女性更应该重视产后康复,产后42天筛查时,除常规检查外还应增加盆底肌筛查。
万茜茜曾经接诊过一名生完二孩的患者,这名患者四肢纤细,肚子却很大,就像怀孕5个月,同时还伴有腰疼、走路时腿使不上力等情况。经过检查后,万茜茜发现这名患者骨盆、盆底肌都有问题,还有重度腹直肌分离,已经分离到5指半。经过一段时间的盆底肌修复、腹直肌修复、中医特色手法、中药外敷、艾灸熏蒸等治疗,这名患者腰疼缓解了,肚子也在一天天缩小,腹直肌分离恢复到2指内,重拾自信。
【 多虚多瘀|专家提醒:产后康复勿忘盆底肌筛查】女性产后为何会出现这些问题?万茜茜介绍,女性在孕中晚期,随着子宫不断增大将腹肌拉长,使两条腹直肌从腹白线的位置分开,这种现象被称为腹直肌分离。女性产后松弛的腹部肌肉并不能马上恢复到原有的形态和位置,多余的赘肉在腹部形成突起,非常影响美观。另外,腹直肌分离的程度越深,腹部肌肉越弱,对腰背部的承托力就会变小,所以很多女性产后容易出现腰背痛。
同时,女性的盆底由封闭骨盆出口的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盆底肌犹如一张“吊床”,紧紧吊住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并固定其正常位置,同时参与控制排尿、排便,维持阴道的紧缩度等多项生理活动。由于女性怀孕分娩后盆底肌肉及神经遭到损伤,导致盆底支持结构减弱,进而引起盆底器官脱垂、下尿路功能障碍、便秘、尿潴留、腰背痛等。
中医认为产后病的病机特点为“多虚多瘀”,中医在产后调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及特色。针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医认为该病多因妊娠分娩过劳胞络受损,致气虚下脱、中气下陷,或郁热下坠导致脏器脱垂,治疗上除予磁电联合的盆底康复治疗外,还进行中医辨证施治,以口服中药配合中医特色外治如温针、电针等治疗。
来源:昆明日报
- 专家说多喝蒲公英茶能抗癌 蒲公英能治乳腺癌吗
- 求问专家解酒饮料哪种见效快 喝酒之后喝什么饮料
- 西安那有看肾病综合症看的好的老中医 西安知名中医肾病专家
- 全国治疗糖尿病的医院哪家好 全国著名糖尿病专家排名
- 国产的与进口的哪个好些 骨科在线咨询专家
- 请问中医专家血府逐瘀汤吃了为什么会上火 血府逐瘀汤适合什么病
- 糖尿病患者可以适当做哪些运动 北京最权威糖尿病专家
- 喝牛蒡茶哪些人不能喝
- 可有些专家说蛋黄可以吃但不能吃多 胆固醇高可以吃鸡蛋吗
- 胰岛素是不是用的越早越好 治疗糖尿病中医专家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