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偶猴|孩子求抱抱时,心里原来想的是这个

当妈后的每一天,都是在母爱爆棚和母爱归零之间来回切换。  
前两天,陶子突然找上我,跟我分享了这么一件事:  
布偶猴|孩子求抱抱时,心里原来想的是这个  
文章插图  
图源:十月呵护设计组  
类似的场景,在陶子家已经上演了不知多少回。  
陶子这次找上我,只为一个问题:  
孩子明明会走  
为啥还非要妈妈抱?  
陶子的这个问题,问出了不少宝妈的心声。  
好像自打孩子会走后,就再也不肯使用这项好不容易习得的技能了,动不动就伸手要抱抱。  
布偶猴|孩子求抱抱时,心里原来想的是这个  
文章插图  
【 布偶猴|孩子求抱抱时,心里原来想的是这个】其实,背后的原因很简单,也很暖心。  
■ 求抱抱是寻求安全感  
妈妈柔软温暖的怀抱,是孩子天生的依恋。  
著名的心理实验「恒河猴实验」中有一项「替代母亲实验」:  
实验人员给小猴子准备了一个提供食物的铁丝猴妈妈,和一个不提供食物,但柔软温暖的布偶猴妈妈。  
当小猴子受到惊吓时,无一例外地,每次都跑向了布偶猴妈妈,并在布偶猴妈妈的怀抱中,逐渐平静下来。  
布偶猴|孩子求抱抱时,心里原来想的是这个  
文章插图  
和小猴子一样,当孩子害怕了、恐惧了时,他更想要的,也是妈妈的怀抱。  
■ 求抱抱是心理的依恋  
你知道吗?  
在我们5分钱硬币大小的皮肤上,就分布着1000多个神经末梢。  
当人长期缺乏拥抱和亲密触摸时,皮肤就会产生“饥饿感”,而年幼的孩子更为强烈。  
布偶猴|孩子求抱抱时,心里原来想的是这个  
文章插图  
不少妈妈白天需要上班,陪伴孩子的时间比较短,孩子见不到妈妈,就会不安和焦虑。  
当孩子再次见到妈妈时,就会只想时时刻刻黏着妈妈,确认妈妈是爱自己的,没有离开自己。  
布偶猴|孩子求抱抱时,心里原来想的是这个  
文章插图  
他哭着闹着要你抱,不是撒娇,也不是胡闹,只是渴望妈妈的怀抱罢了。  
■ 求抱抱是渴望被关注  
“吃饱了的孩子不会喊饿,抱够了的孩子不会无理取闹。”  
那些哭着喊着要抱抱的孩子,都是在向妈妈要爱,要关注。  
布偶猴|孩子求抱抱时,心里原来想的是这个  
文章插图  
孩子明明会走路,自己也不累,却偏偏要让妈妈抱的行为,心理学上称为「退行」:  
当孩子感到焦虑时,就会放弃自己已经习得的技能,转而以原始、幼稚的方法来应对。  
而这种情况,在二胎家庭中,尤为常见。  
当二宝刚出生,妈妈手忙脚乱地照顾老二时,老大会突然变得像老二一样哭闹、喝奶、要抱抱,甚至还会尿床!  
这个时候,就让孩子重温下妈妈怀抱的感觉吧!让他知道,妈妈像爱那个小婴儿一样,爱着他。  
你的怀抱  
并不会把孩子宠坏   
当孩子要抱抱时,不少家长都担心:一要就抱,会不会把他宠坏了?  
其实,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怀抱不仅不会把孩子宠坏,还会带来不少好处。  
2010年,美国杜克医学院曾做过这样一项研究:  
他们长期追踪了500个小婴儿,这500个小婴儿中,近10%的孩子很少得到父母的怀抱;  
接近85%的孩子,会得到父母拥抱,但被拥抱的频率不高;  
只有仅仅6%的孩子经常得到父母的拥抱。  
研究人员发现:当孩子被拥抱时,他的大脑会分泌催产素,没错,就是那个“爱的荷尔蒙”。  
当宝宝分泌了催产素,他的体内皮质醇水平会下降,宝宝会感到放松和心安。  
布偶猴|孩子求抱抱时,心里原来想的是这个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