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我用1元钱奖励出来个“叛逆娃”,真不想害孩子,千万别这么做( 三 )

  
只有孩子内心变得充盈强大,他才会从心底里要变得更好更优秀。  
3、不要俯视与控制,而要尊重与守护  
大多数父母都不太会把孩子当成和自己平等的个体,总是喜欢用父母的权威命令孩子,你要这样做,才能得到我的奖励。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一书中这样说道,  
孩子们能感觉到你在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他们身上。  
因为孩子的表现让你自我感觉良好,所以你才夸奖他们,这一点他们是很容易察觉的。  
久而久之,这样的后果,可能就像文启岸对妈妈吼的那样,  
“我是个人,不是你的玩偶。”  
桔梗|我用1元钱奖励出来个“叛逆娃”,真不想害孩子,千万别这么做  
文章插图  
你觉得好才是好,你觉得对才是对,你觉得该奖励才奖励,这样会让孩子有一种挫败感。  
而想要孩子拥有自己的成就感,需要你的尊重和守护,陪他一起努力,努力的过程远比理想的结果更重要。  
桔梗|我用1元钱奖励出来个“叛逆娃”,真不想害孩子,千万别这么做  
文章插图  
心理学上一个名词叫“德西效应”,指当人们正在做一件对他来说有一定乐趣的事情的时候,给他提供奖励反而会减少他对这项活动的内在动力。  
这源自于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的一个著名的实验。  
德西随机找了一些学生单独去做有趣的智力难题。  
他把学生分为两组,一组为奖励组,一组为无奖励组。  
实验的第一阶段是两组学生做完难题后都无奖励;  
第二阶段是,奖励组的学生每解出一道难题,就奖励1美元,  
无奖励组的学生仍像原来那样解题;  
桔梗|我用1元钱奖励出来个“叛逆娃”,真不想害孩子,千万别这么做  
文章插图  
第三阶段,在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自由时间,观察学生是否做题,以此来探究学生对做题的兴趣。  
结果发现,在休息时间里,无奖励组的学生更愿意花时间去解题,  
而奖励组的学生对解题的兴趣衰减迅速,并不喜欢占用自己的时间来攻克难题。  
对应到我们的孩子身上,一定要注意为他鼓劲儿的方式,千万不要消磨掉他的“内动力”。  
拥有内动力的孩子,才是一台迈着步子向前走的永动机。  
—— End ——  
桔梗|我用1元钱奖励出来个“叛逆娃”,真不想害孩子,千万别这么做  
文章插图  
【 桔梗|我用1元钱奖励出来个“叛逆娃”,真不想害孩子,千万别这么做】作者:江小橘,爱吃橘子爱看江的机械工程师,儿童心理研究爱好者,一手专心画图,一手耐心带娃。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桔梗|我用1元钱奖励出来个“叛逆娃”,真不想害孩子,千万别这么做  
文章插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