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舞蹈|学舞蹈会导致瘫痪残疾吗 孩子学舞蹈如何防止受伤

有些儿童在骨骼还未发育好的时候就进行大量高强度的舞蹈训练,很容易导致损伤,严重会瘫痪残疾,因学跳舞导致残疾瘫痪的新闻也不少,那么,孩子学舞蹈如何防止受伤?下面小编就来说说。  
学舞蹈|学舞蹈会导致瘫痪残疾吗 孩子学舞蹈如何防止受伤   
文章图片   
  
学舞蹈会导致瘫痪残疾吗  
学龄前儿童普遍缺乏收腹和绷紧大腿肌肉的控制力,从而无法控制、稳定骨盆位置,此时,让孩子学做扭腰、下腰等动作,易造成骨盆前倾。再加上舞蹈中颈椎过伸、过度快速旋转的动作,容易造成环枢椎旋转半脱位,这些最终都可能造成腰椎、颈椎问题。  
儿童脊柱在发育过程中,许多骨骺尚未闭合,骨质还未长结实,反复下腰、过度用力、过度负重劈叉等动作,都可能造成腰椎骨质损伤,甚至腰椎峡部断裂。若未及时诊断处理,今后就可能出现慢性腰痛,甚至可能腰椎滑脱,影响正常生活。  
此外,孩子平衡能力较弱,在高强度的舞蹈练习中站不稳,摔倒受伤更是常见,而“下腰”这个动作,需要牵拉到脊髓,而人体脊髓的牵拉超过限度,或“下腰”时有失去重心的摔倒等危险动作,就可能造成脊髓损伤,这种情况,一般是即刻发生,也有少量的在10~20分钟后出现,而且这种病有数小时到数天的进展高峰期,其中大部分是轻中度的损伤,发现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的。  
学舞蹈|学舞蹈会导致瘫痪残疾吗 孩子学舞蹈如何防止受伤   
文章图片   
  
小朋友学跳舞如何防止受伤  
1、帮孩子准备专业的舞鞋。  
穿太旧、太破或者尺码不合脚的鞋子跳舞都容易伤到脚,所以家长们要为孩子准备一双尺码和软硬度都合适的舞鞋。  
2、在家练习时要先热身。
  
对舞者来说,热身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最开始骨骼和肌肉、韧带都处于僵硬封闭状态贸然开展动作的练习容易造成拉伤。孩子在家练习时,家长要监督孩子先热身再练习舞蹈动作哦,热身主要包括身体各部分的拉伸:头、脖子、肩膀、腰部、腿部、膝盖、脚踝等重要部位。拉伸这些部位,可以降低肌肉、韧带拉伤的几率!  
【学舞蹈|学舞蹈会导致瘫痪残疾吗 孩子学舞蹈如何防止受伤】3、学习过程要循序渐进。
  
初学时每天练习15分钟,课程进度不要太快,要逐步增加到每天30分钟。练习过程中,要适时休息,以免伤及足弓、腿部肌肉和肌腱。  
4、了解正确的受伤处理方式。
  
孩子跳舞时如果膝盖和踝关节出现疼痛,家长应先用冰块在孩子出现疼痛处冷敷10分钟,若疼痛仍未消除则应立刻去医院就医。  
5、及时补充能量。
  
及时补充运动消耗的能量很重要。剧烈的舞蹈运动过后很容易脱水。这时家长可以给孩子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饮用一定量的水,这对保持身体健康、防止肌肉拉伤必不可少。  
6、跳完之后慢慢放松。  
跳舞结束之后让身体慢慢恢复平静,就像热身一样重要。停止练习但不做放松运动,就如同急刹车,会让孩子们在之后的运动中很容易受伤。所以在孩子跳舞结束之后,家长可以监督孩子做一下之前的拉伸运动,让运动的肌肉慢慢平静下来。  
7、梳好标准的发髻。
  
梳好标准的发髻,不要佩戴卡子。避免孩子甩手时卡子伤到自己或者头发甩进眼睛里。  
8、跳舞后做好保暖工作。
  
跳舞的时候穿着较少,跳完舞蹈身上往往汗流浃背,即便宝贝们穿的很少,但是依然觉得很热,并不会在身上披上一件衣服。时间长了,肩部、背部、腰部、腹部都会着凉,尤其是小孩子更容易生病。  
提醒各位家长们在宝贝们跳完舞蹈之后一定要记得做好保暖工作。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