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宝宝为什么越安抚越哭闹 分辨宝宝9种不同的哭声

在宝宝很小的时候,哭声就是宝宝的语言,但很多父母并不了解宝宝哭声的需求,只一味的安抚,想要止住哭声,结果宝宝越安抚越哭闹,这是宝宝的需求没有得到解决,那么,宝宝为什么越安抚越哭闹?怎么分辨宝宝的哭声?下面小编来说说。  
宝宝|宝宝为什么越安抚越哭闹 分辨宝宝9种不同的哭声   
文章图片   
  
宝宝为什么越安抚越哭闹  
从宝宝降生的第一刻开始,哭就是宝宝最重要的表达方式。  
然而,随着宝宝的成长,哭声却变成了父母们的心头大患,不少父母甚至将宝宝的哭声当作烟雾报警器,一旦响起,就着急忙慌的想要灭火,无奈时常找不到起火点。  
芬兰曾做过研究,十八名经验丰富的保育师判断宝宝哭闹的真正原因,正确率为50%。  
于是,有人因此判定,新手爸妈们基本不可能通过宝宝的哭声判断原因,甚至将新手爸妈们安抚失败的原因归咎于此。  
很多人在安抚哭闹不止的宝宝时,时常会疑惑,怎么宝宝突然就越安抚越哭闹呢?  
听到宝宝哭泣,很多宝妈条件反射的想先止哭,等到宝宝停止哭泣后,有的宝妈会想到要查找宝宝哭泣的原因,有些宝妈却会干脆的将原因抛之脑后,只要宝宝不哭就够了。  
久而久之,这样的条件反射就成了习惯。  
可宝宝的需求没能得到正视,诉求得不到解决,又没办法用语言明白的告诉爸爸妈妈,只能再次用哭来提醒父母。  
于是,宝宝就成了父母眼中的恶魔宝宝,宝宝的哭声,变成了父母的心头大患。  
然而,正如中医所讲究的治本一样,安抚宝宝,同样需要对症下药。  
从宝宝离开母体后的,除了每天17-20小时的睡眠,剩下的时间中,至少有一个小时会用来啼哭。  
啼哭是宝宝独有的运动,也是宝宝独特的语言,既能增加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也能告诉爸爸妈妈,自己哪里不舒服。  
面对宝宝的啼哭,一味的安抚,有时候反而没办法止哭。  
宝宝|宝宝为什么越安抚越哭闹 分辨宝宝9种不同的哭声   
文章图片   
  
分辨宝宝9种不同的哭声  
1、妈妈,我饿了!  
小宝宝如果饿了,一定会大声哭闹,哭声一般由小变大、有节奏。当妈妈用手指触碰宝宝的小脸蛋时,TA会立刻转过头,用吮吸的方式寻找妈妈。  
这时候,只要一喂奶,哭声就能立刻停止,并且吃饱后就不会再哭了。  
2、妈妈,我吃撑了!
  
如果在多次喂奶后,宝宝出现两腿屈曲乱蹬,并伴有溢奶、吐奶等情况。  
这个时候宝宝哭闹很有可能是因为吃多了,对于每次喝奶比较快的宝宝,妈妈应该控制进奶的速度,哺乳时可以用手轻夹乳晕处,奶瓶喂养时注意奶嘴孔不要过大。  
3、妈妈,我困了!
  
小宝宝在困的时候会变得非常敏感,这个状态下,不管因为什么因素导致不能睡觉,宝宝就会表现的很无理取闹,怎么哄都不对。  
这个时候,可以把宝宝抱到卧室,轻轻地摇动和拍打孩子,哼一些轻柔的曲子,帮助宝宝入睡。  
4、妈妈,我尿尿了!
  
当宝宝在睡醒或吃奶后,出现比较轻微的哭闹,同时有两腿蹬被的动作,很有可能是因为尿尿或排便了。妈妈在检查尿不湿的情况,并及时帮宝宝更换尿不湿,宝宝PP干爽后,自然就会停止哭闹。  
宝宝|宝宝为什么越安抚越哭闹 分辨宝宝9种不同的哭声   
文章图片   
  
5、妈妈,我冷/我热!
  
小宝宝的体温调节能力比较弱,无论是过冷还是过热,都会让他们感到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