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父母|川台评论|“不喊妈条约”折射“家长持证上岗”是刚需

做作业喊妈,吃饭喊妈,喝水喊妈,楼下玩的时候也喊妈……小学暑假刚开启一周,成都宝妈张鹿(化名)被7岁儿子几乎无时无刻地呼叫。没法专心工作,自己的时间被大量挤占,张鹿只好果断和儿子签下一份《不要喊妈平等条约》。  
现代父母|川台评论|“不喊妈条约”折射“家长持证上岗”是刚需  
文章插图  
《不要喊妈平等条约》听着比较新鲜,但“有事没事,随时被喊妈”,恐怕不少家长都面临这样的困扰。据报道,这份“条约”源自于该家长之前看过的一篇育儿文章,其中讲到可以尝试和孩子签协议来进行教育。不难看出,这位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是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方式方法的。  
心理专家也表示,这份《不要喊妈平等条约》是不错的选择,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但换个角度来看,“不喊妈条约”之所以成了新闻,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面对“有事没事随时被喊妈”,更多的家长可能真的是束手无策。  
现实来看,“三无家长”不在少数:没有知识准备,无知;没有科学方法,无法;随着孩子的成长,最终只能变得“无奈”。日本小说家伊坂幸太郎说,“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网络版本翻译过来就是:“父母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不需要持证上岗的职业。”  
【 现代父母|川台评论|“不喊妈条约”折射“家长持证上岗”是刚需】不过,这样的现状正在被改变。最近,浙江杭州市上城区在全国开创“家长持证上岗”的先河,首创“星级家长执照”工程。要求父母“持证上岗”,当然不是“不合格就没收孩子”,其根本目的也不在“证”,而是提升家长育儿素养,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就拿“随时被喊妈”的问题来说,实际上,“希望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是每个现代父母的志愿。然而,大多数家长嘴上都做得到,但行动上却往往做不到,这一方面根源于“不放心”的天性,另一方面也确实因为束手无策。在这样的教育下,造就了不少心理“冻龄”的“巨婴”。  
有人说,中国家庭教育的唤醒之道,首先不是唤醒孩子,而应该是唤醒假装很专业、貌似很像样的“家长”。都希望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但很多家长却不得其法,应当有个机会帮助家长懂得教育,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我们认为,“家长持证上岗”可以有,而且应该成为家长的刚需!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