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迁几度|《披荆斩棘的哥哥》规则翻车,观众不满半决赛选手“抱团”

【梦迁几度|《披荆斩棘的哥哥》规则翻车,观众不满半决赛选手“抱团”】梦迁几度|《披荆斩棘的哥哥》规则翻车,观众不满半决赛选手“抱团”  
  
文章图片  
  
梦迁几度|《披荆斩棘的哥哥》规则翻车,观众不满半决赛选手“抱团”  
  
文章图片  
  
梦迁几度|《披荆斩棘的哥哥》规则翻车,观众不满半决赛选手“抱团”  
  
文章图片  
  
梦迁几度|《披荆斩棘的哥哥》规则翻车,观众不满半决赛选手“抱团”  

文/希希  
《披荆斩棘的哥哥》半决赛前传播出后 , 市场中再次出现一片质疑节目比赛规则的声音 , 其实从节目首期节目播出现场观众针对选手的投票问题 , 市场就不断出现节目公平性的讨论 。  
随着分组不断调整、选手出现淘汰直到半决赛进行 , 讨论的热度不断增强 , 而质疑比赛不公平的声音也开始增多 。  
其实理性思考来看 , 参加《披荆斩棘的哥哥》选手本身也不是为了所谓的成团名额 , 观众又何必去放大这档节目的比赛属性呢?  
  
以半决赛分组来看 , 节目组安排李承铉小组人员不变 , 张晋成为另一支战队队长并且获得人气榜排名前5位的选手 , 似乎张晋成为了所谓的“皇族” , 节目组的规则是在帮助张晋以及他的战队在比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  
这是规则产生后的市场反馈 , 观众不妨换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 如果是你 , 你又该通过怎样的方法来帮助比赛呈现更加公平呢?  
将全部选手打散 , 再重新进行合理分配吗?在半决赛阶段如果将人员全部重新分配 , 恐怕两支战队之间的差距会更加明显 。  
  
另外一方面 , 节目组之所以安排半决赛阶段李承铉小组成员不变 , 就是在联系第四轮公演和半决赛 , 这让整个节目的呈现更加连贯 , 不至于观众会将每期节目分开来看 。  
而以李承铉小组来讲 , 能够在第四轮公演获得第一名的成绩 , 就是现场观众对他们实力的认可 , 如果将这部分选手打散 , 制作方有可能保证重新组合的战队比李承铉组舞台呈现效果更好吗?  
  
从战队人员分配来看 , 《披荆斩棘的哥哥》半决赛更像是李承铉小组和张晋小组之间的对决 , 因为双方都保持了第四轮公演的成员阵容 , 如果非要说不公平 , 那么“抱团”是否也是一种不公平的呈现呢?  
只是这种“不公平”似乎和节目组没有什么关系 , 这是选手自己的选择 , 小白、高瀚宇自然不用说 , 打从节目开始就在和张晋以战队形式比赛 , 胡海泉、李响同样是在第四轮公演感受到和张晋组合作的默契 , 想要在半决赛舞台上呈现更为出彩 , 他们怎么可能会去尝试陌生的合作搭档呢?  
  
观众口中的不公平 , 恰恰是每一位参赛艺人想要为观众呈现出更加出彩的舞台所导致 , 那观众还有必要质疑节目的公平性呢?  
35位哥哥不断被淘汰 , 能够登上总决赛的舞台继续为观众带来作品就是他们参加节目的初衷 , 那根本问题不就是带来怎样的作品呈现吗?  
优质、劣质 , 恐怕每一个人都会选择前者 , 那“抱团”这件事还能算作不公平吗?  
  
比赛本身就没有绝对的公平 , 真正享受《披荆斩棘的哥哥》节目内容的话 , 那就不要把这档节目当作比赛来看 。  
抛开舞台不谈 , 哥哥们之间的斗智斗勇、面对镜头的可爱表现难道不也是节目另外一种质量的体现吗?又何必在意那些不能够左右的事情呢?  
  
欣赏每一组嘉宾的表演 , 感受他们在舞台上的热情 , 当聚光灯再次照到这些艺人身上的时候 , 难道观众不会被他们的努力所感动 , 当作品呈现在舞台上的时候 , 真的还会有人去在乎比赛结果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