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最大的危险,是指望孩子“自觉”(此文无价)

父母|教育最大的危险,是指望孩子“自觉”(此文无价)  
文章插图  
作者 |?逗号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生的老师,所以家长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教育路上,最不该偷懒的是家长,最不该放养的是孩子。  
01  
教育最忌讳的,就是父母怕麻烦  
一位作家说过:做父母是有“有效期”的。  
“小时候,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也是唯一的依靠,这时候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期。  
等孩子长大了,独立了,教育就变得困难了。”  
确实,现在的父母都不容易,为了养家糊口,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环境,每天都忙于事业,对孩子的教育实在是力不从心。  
但是家长要知道:孩子的教育是一场无法撤回的直播,一辈子只有一次机会。  
孩子的成长没有回航,每一位父母都要珍惜孩子的成长时刻,哪怕担子再重,也要对孩子的未来负责。  
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教育孩子,父母不能缺席,更不能怕麻烦。  
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令人羡慕的“别人家孩子”都有迹可循,都是父母用实实在在的努力和陪伴换来的。  
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老爷子说过:“世界上重要的事情,大多都很麻烦啊。”  
教育亦是如此,父母甚至要比孩子更加努力,才能真正的有所得。  
想要孩子变得优秀,父母真的不能图省事。  
父母|教育最大的危险,是指望孩子“自觉”(此文无价)  
文章插图  
02  
指望孩子自觉,是最无力的教育  
电视剧《家有儿女》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刘星和小雨控诉妈妈小时候没有给他们培养出特长,否则他们就有可能成为作家、音乐家。  
刘星妈妈委屈地说:“小时候给你报这班那班,想让你学,你自己不学啊!”  
刘星立即怼道:  
“我不愿意学,你就不让我学啦?那时候我还小,我还不懂事,难道您也不懂事吗?您就应该从小培养我、教育我,从小您就逼得我学......”  
世上没有生来就自觉的孩子,偷懒贪玩、喊苦喊累是孩子的天性。  
如果明知孩子这样不对,为人父母却舍不得管,又如何能指望孩子成才呢?  
有专家表明,孩子至少要到十五六岁,才真正具备自觉性。  
孩子自觉性的建立,更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  
指望孩子自觉,是对孩子人生的不负责。  
从来没有天生自觉的孩子,只有长期督促的家长。  
教育是一项严肃的事业,为人父母的少不得要多监督、多引导。  
父母|教育最大的危险,是指望孩子“自觉”(此文无价)  
文章插图  
03  
有远见的父母,对孩子都带点绝情  
央视主持人董卿曾坦诚地说,自己今天的所有成就,都要感谢父亲的严苛。  
她说:“是父亲让我成为一个内心挺强大的孩子。因为进入社会后,你会遇到很多很多的打击,你都需要坚强去面对。所以现在,我发现很多事情我还挺能咬着牙去坚持下来。”  
小时候,父亲就每天督促她抄成语、古诗,再背下来检查。  
上了中学,父亲就每天给她开书单,要求她必须读完多少名著,并且要摘抄书中的精彩句子。  
甚至天还没亮,父亲就把她从睡梦中揪起来,让她到家门口的中学跑一千米。  
董卿曾经无比讨厌父亲的严苛,但如今却无比地感谢父亲。  
正是父亲一直以来的逼迫和督促,才让她学会了坚持,成就了台上现如今熠熠发光的自己。  
真正有远见的父母,对孩子都没有“仁慈”的,甚至还有点绝情。  
但正是因为父母的狠心,孩子才能飞到更高处欣赏更美的风景。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当然,我们并不推崇一味地对孩子严厉,只是在孩子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没有树立起来的时候,需要家长为之引导,这份引导有时候不得不需要父母狠下心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