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物|一枚硬币 在孩子食道卡了一星期

异物|一枚硬币 在孩子食道卡了一星期文章插图  
卡在食道中的一元硬币  
异物|一枚硬币 在孩子食道卡了一星期文章插图  
被孩子误吞的纽扣电池  
■早报采访人员 许奕梅  
通讯员 黄丽纹/文  
医院/供图  
6个月的宝宝吞下妈妈的金坠子 , 幸好最后顺利排出;3岁女童“吃”进1元硬币超过一周 , 父母直到孩子开始呕吐后才发现送医 , 结果查出硬币“藏”在食道里 , 已经诱发溃疡……  
暑期才刚开始没多久 , 泉州市儿童医院连日来就陆续接诊多例异物吞食病例 。 医生提醒 , 假期儿童误吞异物进入高发期 , 家长要注意不要将细小物品摆放在婴幼儿容易接触到的地方 , 同时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 。 如发现孩子误吞异物 , 应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救治 。  
硬币电池金坠子  
孩子什么都会吞  
7月9日 , 3岁的小雅(化名)还在儿童医院消化内科治疗 。 回想起孩子误吞1元硬币的经历 , 父母还觉得有些后怕 。  
几天前 , 小雅的食欲明显下降 。 一开始父母还以为是因为天气热 , 就带孩子去看医生 , 开了点调理脾胃的药 。 结果小雅的症状并未好转 , 还在一次饭后出现呕吐、面色苍白的情况 , 父母赶忙送她就医 。  
医生检查发现 , 小雅食欲不振是因为食道里“藏”着东西 。 通过实施紧急内镜下异物取出术 , 医生从小雅食道里取出一枚1元硬币 , 初步诊断这枚硬币已经在小雅食道里卡了一个星期以上 , 食道还出现了2到3厘米长的溃疡 。 经过一周的住院治疗 , 小雅的病情明显好转 。  
【异物|一枚硬币 在孩子食道卡了一星期】6月大的男宝小彬(化名)也让父母惊出一身冷汗 。 7月5日 , 小彬在玩耍时误将母亲的一个金坠子吞进肚子里 。 金坠子直径约1厘米 , 家人在发现后立即将小彬送医 。  
经过医生的检查 , 发现金坠子已经通过食道进入胃里 , 第二天进入盆腔 , 第三天通过一次排便排出 , 家人这才松了口气 。  
医生也表示 , 幸亏金坠子没有尖锐的边角 , 否则很可能划伤食道导致溃疡 。 在小彬被送医的同一天 , 快4岁大的小丽(化名)因误吞纽扣电池被送医 。 孩子的食道和胃部都有轻度损伤 , 经治疗后好转 。  
异物若堵肠子里  
只有开刀才能取出  
儿童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邹素娟介绍 , 由于1元硬币直径约2.8厘米 , 儿童误吞后容易卡在食道中 , 时间长了会造成食道黏膜水肿等损伤;进入肠道后可能引起肠梗阻乃至肠穿孔 , 如处理不及时 , 严重的还会引发生命危险 。 一旦异物梗塞在肠道 , 就只有通过开刀才能解决问题 。  
邹医生表示 , 消化道异物是指在消化道内不能被消化且未被及时排出而滞留的各种物体 。 常见的有玩具部件、硬币、纽扣电池、蜡笔、小骨头、枣核、纽扣、戒指、别针、发卡、磁珠等 。 这些异物中 , 小的可以随食物一起被排出消化道 , 较大的则不易自行排出 , 可能嵌顿在消化道的狭窄部位造成损伤 。 边缘尖锐、不规则的异物还容易划伤消化道黏膜导致出血、穿孔 , 需要及时治疗将异物取出 。  
此前 , 医院接诊过一名患儿 , 因反复呕吐、进行性进食困难求医4年 。 经内镜检查发现是一颗龙眼核嵌顿于食道内 , 继发食道糜烂 。 万幸的是经治疗后患儿症状消失 , 未继发食管狭窄 。  
除了异物卡喉 , 腐蚀性异物更要警惕 , 如电池、管道疏通剂、强力清洁剂等 , 可能造成患儿食管及胃黏膜灼伤甚至穿孔 , 继发性食管狭窄导致进食困难 。  
硬币电池不能当玩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