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咱家没钱,买不起”,被父母“哭穷”的孩子,长大后怎样了?

父母的哭穷,是对孩子的伤害  
小苗就是被父母哭穷长大的,无论要什么东西,父母总是不给他买。  
而且从来不给孩子零花钱,哪怕上小学了,孩子依然没有什么可支配收入。  
除了早上奶奶给的早餐钱,口袋里总是空空如也,慢慢小苗接受了这一切。  
孩子|“咱家没钱,买不起”,被父母“哭穷”的孩子,长大后怎样了?  
文章插图  
看到其他同学发现买东西时小苗是羡慕的,但是他已经认清了现实,反正父母怎么都不给他零花钱,羡慕也没有用。  
于是养成了佛系的性格,除了吃饭,什么东西都不想要了。穿衣打扮方面也不在乎,不丢人就行。  
孩子|“咱家没钱,买不起”,被父母“哭穷”的孩子,长大后怎样了?  
文章插图  
后来孩子长大了,父母总是变着法的给他零花钱,希望孩子在外面过得舒服一些。  
可父母给的零花钱都被留了下来,除了必要的饮食,基本没怎么花。  
因为小苗没有物质欲望,看到什么东西都不想买,而且对价格特别关注。  
孩子|“咱家没钱,买不起”,被父母“哭穷”的孩子,长大后怎样了?  
文章插图  
无论做什么事情,小苗第1个考虑的就是经济因素。稍微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或者认为物品的价格名不符实,小苗就会主动放弃。  
以至于他没有什么好看的衣服,也从来不参加同学之间的聚会。慢慢的,小苗的性格也开始有些自卑。  
为什么家长会哭穷教育呢?  
父母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能让孩子从小养成一个正确的金钱观念,否则长大以后变成了一个挥霍无度的孩子,会让整个家庭都生活得非常艰难。  
希望用这种方式能让孩子明白父母挣钱有多么不容易,钱不是大风刮来的,是父母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  
让孩子养成延时满足的习惯,有些物品不要第一时间拥有,延时满足会获得更大的幸福感。  
孩子|“咱家没钱,买不起”,被父母“哭穷”的孩子,长大后怎样了?  
文章插图  
有些家庭比较普通,能给孩子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但是没有办法给他们提供富裕的物质生活。  
于是便采取了哭穷教育的方式,让孩子们认识到家庭的具体情况,认清楚现实。  
觉得用这种方式能让孩子更早的懂事,明白自己不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必须要通过努力才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孩子|“咱家没钱,买不起”,被父母“哭穷”的孩子,长大后怎样了?  
文章插图  
【 孩子|“咱家没钱,买不起”,被父母“哭穷”的孩子,长大后怎样了?】家长要注意,哭穷不等于挫折教育  
很多家长都误会了,以为自己采用的是挫折教育,让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培养他们的抗压能力与战胜困难的能力。  
可家长却没有注意到,自己把孩子们的希望出口给封堵了,让他们感到很绝望,无论怎么请求父母都不会满足自己的愿望。这是单纯的哭穷,并不是挫折。  
孩子|“咱家没钱,买不起”,被父母“哭穷”的孩子,长大后怎样了?  
文章插图  
当父母直接告诉孩子,家里没钱买不起好的东西时,孩子了解到了父母传递的价值观念,觉得自己是不好的,根本就配不上有价值的生活。  
根据教育专家介绍,父母的这种哭穷教育直接扼杀了孩子们表达和满足合理需求的能力。对外界的事物不再有强烈的渴望,变成了一个佛系的人,什么都不想要。  
孩子|“咱家没钱,买不起”,被父母“哭穷”的孩子,长大后怎样了?  
文章插图  
美芽寄语  
父母担心孩子花钱大手大脚,以至于不敢在孩子面前谈钱,总是有意的规避,并且不满足孩子的愿望。  
当孩子想要买玩具的时候,父母说没钱,想要买好吃的东西时,父母说自己赚钱很辛苦,让孩子有一种负罪感。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