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父母这些障碍不除,孩子难成长( 三 )
认知障碍最经常的体现就是“自以为是”。什么是“自以为是”?我会活在自以为是之中吗?尼采说,“我们都是认知监狱里的囚徒,只是呆在不同的监狱里罢了”。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活在自以为是当中,这是我最恐惧的一点。那我们为什么会自以为是呢?大卫.蒂绍夫在他所著的《元认知》一书中指出,“虽然我们每个人都‘生而平等’,但每个人运用元认知的能力——审视自己思想的能力确实大有不同。之所以不同,是源于后天在思维训练上的努力”。这段话表明,我们之所以会自以为是,主要是我们认知思维局限所致。每个人都有认知思维局限,这是事实。所谓精进,所谓学习提升,说到底是提升我们自己的认知与思维能力,就是破除自以为是。
还有一个障碍不能不讲,那就是行动力的障碍。
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行为,行为改变才是真正的学习开始。真正的学习,是一个“吸收—消化—实践—反馈”的行动闭环,但当下的父母是怎么做的呢?光说不练、蜻蜓点水、自以为是……
从同学们的学习反馈来看,不少反馈是时间不够用。时间不够用,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事情的确多、轻重缓急规划不合理、不能用正确的方法做事。所谓时间管理,其实就是做正确的事加上正确的做事。这阶段,是有生以来我的时间资源最为稀缺的时段,但我不能只哀叹,抱怨,需用科学的行动来解决才行。首先,我把事情都理清楚——找到必须是我亲自做且具有意义和价值的事:首先都有哪些事?这是事都是必须要做的吗?都需要我亲自做吗?第二步,给这些事做好时间规划,并把规划写进Calendar中,尽可能减少意外事件的出现。第三步,启动20秒原则,逐步舍弃“To do list”清单的使用。以后有机会,我会通过专门的工作坊,或小灶课再给大家讲。
【 价值观|父母这些障碍不除,孩子难成长】行动力不仅是规划力,更是能用成果来检验的执行力。我们都知道健康重要,都知道运动的好处多,但我们的行动是如何落实的呢?
文章插图
- 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最好方法
- 慢性鼻炎困绕着的这些年 一个动作鼻炎自愈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你现在还会选择吃水果罐头牛肉罐头沙丁鱼罐头这些罐头食品吗 沙丁鱼罐头图片
- 是不是怀孕期间这些不能喝呀 姜和枸杞煮水喝的功效
- 二十年前就得了帕金森 这些偏方竟治好了多年帕金森
- 35岁女人的价值观是什么 35岁女人应该有的样子
- 家中的孩子,在25岁前有这些迹象出现,预示“家运”兴盛
- 准爸爸如何胎教
- 教育孩子怎样抓住时机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