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当我学会反思后,从容面对孩子,与他共同成长(深度好文)( 二 )
这种痛苦,以及随之而来的强烈、鲜明的负面情绪,推动着我陷入“不自知”的深深担忧中,我开始整晚失眠了。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反思的起心动念及方法出问题了,我心中突然冒出一个声音:“我根本就不知道反思是什么,我只不过根据过往经验自欺欺人而已。”
02 如何学会反思?
文章插图
当时的我正在学习禅修,孩子出现厌学这个问题后,师傅刚好闭关了,没办法联系上。
于是,我就亲自去找同在一个城市的严师兄求助,他比我早几年走上禅修之路,同时也是优秀的企业总裁教练。
我驱车到了严师兄家中,讲述了事情始末与心中的痛苦及困惑。师兄听完后,沉默了一会,连续问了我三个问题,让我先平静下来思考后再回答。
- 你现在的痛苦带给自己什么感觉?
- 现在你做不到引导孩子走出厌学困境,会怎么看待自己?
- 在当下,你认为孩子早日复学与家庭和睦,哪个更重要?
我还是针对师兄这三个提问,如实地回答了——
- 现在感到很无力,还时不时伴有不安全的感觉;
- 我努力了可还是无法引导孩子走出困境,会对自己很生气、很失望;
- 当下两者相比,肯定是家庭和睦更加重要。
可是,我还是感觉很痛苦啊,整个人是呆呆的,面目表情呈现很苦的样子,知道这些道理又不能疗愈自己啊?
师兄看了我许久,叹了口气,缓缓地说出了直击人心的问题真相,让我醍醐灌顶——
“你不喜欢孩子现在的状态,这也许来源于你不喜欢颓废的、情绪失控的人,但这并不代表孩子是家庭的罪人或糟糕的人,你现在可以不喜欢他,但是,这和你与他一起好好相处又有什么直接关系呢?”
这就是事实与真相的区分。我讨厌孩子不上学在家是事实,但真相才是我需要的。
如果,因为讨厌孩子就放弃与他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总是要去“引导孩子走出困境”,那么家庭和睦的成果肯定拿不到啊,这一定不是我想要的。
但是,不喜欢意味着活在自己的标准当中,不符合自己的标准就不喜欢,实质上是没能力接纳、包容、尊重孩子啊!
此时,我才豁然开朗,原来,对“反思”这项技能,我还有这么多的“不知道”!以下是当时的思考发现:
1、反思的起心动念错了;
只在意“引导与改变孩子”,忘记了自问“为什么总会有这个念头”,无意识地将自己置于永远是对的“拯救者”角色中,而孩子是脆弱没自信的“受害者”角色。
2、反思的逻辑方向错了;
以前把孩子厌学的责任归因于外部因素——厌学这件事是不对的,来源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出了问题,我是没有问题的;
这时才明白,应该把问题归因于自己——厌学这件事并无对错,是我看待厌学的观点及情绪让自己痛苦万分。
3、反思的目标设定错了;
孩子厌学已经成了事实,而协助孩子主动复学本就是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是无法作为目标的,因为未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成为行动目标毫无意义。
痛苦之所以无法消除,我之所以时常有无力感、不安全感,是因为没有回到当下,总是在思考过去与未来,自然就无法得到正确而及时的反馈。
- 高中女生最快几天可以学会劈叉 经常劈横叉对女性好吗
- 怎么能够学会用身体得力 美容师怎样让力柔又沉
- 军人***里跑步呼吸技巧 学会正确的跑步呼吸法
- 预产期评估胎儿成长的重要依据
- 教育孩子家长要学会变通
- 家长要学会接受孩子的性格特点
- 孩子的成长环境应该什么样子
- 孩子的成长环境应该什么样
- 宝宝的动作是他成长的里程碑
- 家里面的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影响大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