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品|为人父母,这3个坑一定要避开

一、给孩子下“定论”  
依附品|为人父母,这3个坑一定要避开  
文章插图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这种语录式的老话,直接否定了孩子的可塑性。  
觉得孩子,某一方面或时段差,就觉得孩子无法变得更好。  
这种以偏概全的谬论,却被很多人当成了谶语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家长一定要用“动态”和“相信”的眼光来看孩子的成长。  
有些事情没有绝对的好或坏,更重要的是,即使有些“坏习惯”,以后也有变好的可能。  
只是父母自己不下结论,孩子的行为习惯是可以改变的。  
当然,这里的“相信”并非放任由孩子为所欲为,因为信任不等于放任,要保证孩子能够遵守法律和道德底线的基础上。  
二、痛苦的根源“比较”  
依附品|为人父母,这3个坑一定要避开  
文章插图  
  
“别人家的孩子”对于孩子来说,不仅是一种压力,还可能是一种伤害。  
很多父母经常喜欢说“你看那谁谁谁,比你懂事多了”、“你看你们班的某某某,学习成绩多好”等等,有些父母还以为这是在鼓励孩子努力上进,但是孩子感受到的却是“我不够好”,这就是一种心理伤害。除了让孩子自卑,没有任何好处。  
我们要明白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人生之有趣之处,不就是有各种不一样的灵魂吗?  
有”比较心“也是很正常的,重要的是你的比较是否正面,并产生你想要的结果,比如跟自己的昨天比较,会更加容易接受。  
三、全方面服务到位  
依附品|为人父母,这3个坑一定要避开  
文章插图  
  
很多父母总是给孩子在各方面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孩子完全不用做选择。这样直接把孩子独立自主权剥夺了,孩子成了父母的依附品。  
父母在生活当中,应该与孩子建立平等尊重的关系,让孩子有一个可以充分表达自己选择、情感和情绪的空间,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拥有完整的独立人格,而不是父母的依附品。  
孩子总有一天会离开父母去独立,独自去面对社会的挑战。这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真正具有独立精神的人对自我意识有一种强烈的需要,当孩子独立意识产生时,他会优先选择自己先探索这件事情自己是否能够完成,而不是直接寻求家长的帮助。  
依附品|为人父母,这3个坑一定要避开  
文章插图  
  
写在最后  
【 依附品|为人父母,这3个坑一定要避开】作为父母不可能摆平孩子一生的困难,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引导自己的孩子,拥有自己独立自强的性格和思维,让TA成为能摆平困难的”小英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