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依法带娃”能否缓解家长焦虑?中青报邀请多名专家共同研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樊未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将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立法。那么,“依法带娃”之后,中国家长的焦虑能否得到缓解呢?近日,由中国青年报社、北京卫视主办的青少年家庭教育研讨会在北京举办,多位专家共同探讨了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文章插图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家庭教育首席专家、教育部家庭教育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孙云晓指出,目前我国家庭教育的知识化、学校化、技能化的特点越来越突出。
文章插图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家庭教育指导专委会秘书长边玉芳则认为,教育应该重塑一个新的生态,学校教育应以学科教育为主、家庭教育以生活教育为主、校外教育要以实践性的教育为主,要各司其职。
文章插图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网络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雷雳提出,在遇到家庭教育问题时,家长首先要考虑自己对孩子有没有会错意,其次才是如何解决问题。
【 家庭教育|“依法带娃”能否缓解家长焦虑?中青报邀请多名专家共同研讨】
文章插图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兼专家委员会委员储朝晖则认为,目前我国家庭教育领域还存在专业人才困乏的问题。
文章插图
中国青年报社相关负责人表示,应该说,这一代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了,也更重视孩子的教育,但家长们在家庭教育上的焦虑却从未减少。中国青年报近日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94.7%的受访家长期待家庭教育促进法能帮助自己缓解教育焦虑。
据悉,本次研讨会期间,青少年成长计划发起人、奥运冠军邓亚萍与中国青年报社等相关单位还共同启动了青少年成长计划,该计划将围绕青少年的近视、肥胖、脊柱侧弯、心理健康等多个问题开展探索,从而更好地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