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孩子被惯坏!家长再不纠正 老了就等着哭吧!

【六一儿童网导读】作为父母,我们常常希望能够给孩子一个丰富、自主的童年,同时也希望孩子能够成长为一个善良且知道感恩的人。让孩子懂得提出合理的要求而不单是事事满足,让孩子体会到父母全然的爱而不至于被惯坏,掌握爱的尺度与平衡,是每个父母都需要反复思考的命题。  
父母|孩子被惯坏!家长再不纠正 老了就等着哭吧!  
文章插图  
  
“如果你让孩子以为地球总是围绕他转的,或总是让他觉得自己的任何要求都应该被满足,这对于孩子来说百害而无一益。被宠溺的孩子常常只在乎自己的感受,缺乏同理心,同样也习惯于把所有的错误都推脱给别人。”  
当反思起“孩子为什么被惯坏了”这个问题时,父母总是有各种各样善意的理由—我们只是想让孩子高兴,想给孩子留下美好的童年回忆,我们不想让孩子哭闹,想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爱他。父母想开开心心地逛商店、下馆子,能省事就省事。大多数父母应该都觉得,面对孩子的要求时,让步比拒绝容易得多。而且,许多父母会在没能陪伴孩子的时候感到歉疚,不管是因为工作还是其他事务,他们会觉得对不起孩子。这是可以理解的:一天只有一小段时间可以跟孩子在一起,你肯定不希望毁了这段和孩子相处的宝贵时间,于是很容易对孩子有求必应。  
偶尔给孩子买个小玩具,带孩子去动物园玩,这些本身都没什么不好,但是,如果你是在孩子的不断要求之下,或总是以某条件为前提才这么做,那么,这就存在惯坏孩子的风险。  
42%的读者承认,他们的孩子被惯坏了,80%的被调查者认为,宠溺孩子会对孩子的将来造成影响。“如果你让孩子以为地球总是围绕他转的,或总是让他觉得自己的任何要求都应该被满足,这对于孩子来说百害而无一益。被宠溺的孩子常常只在乎自己的感受,缺乏同理心,同样也习惯于把所有的错误都推脱给别人。”如果你的孩子已经有这方面苗头,也不要灰心,下面这些策略, 会帮你把孩子的不良习惯纠正回来。  
不要因为没能满足孩子的愿望而道歉  
道歉在家庭生活中是必要的。比如,如果你在孩子面前脾气失去控制,或者打扫卫生时不小心扔掉了孩子精心制作的手工制品,这时就必须给孩子道个歉。但是,如果你没能给孩子买奢侈昂贵的玩具,或者因为要照顾老人而不能带孩子去公园玩,这种事情你就不必感到歉疚了。可以对孩子的失望表示理解,因为这体现出你对孩子的关心和尊重,但是不要反复强调孩子失望的原因。你可以对孩子说:“我知道今天我们没能去公园玩,你不高兴,但是妈妈今天没时间,我们下次再去吧。”让孩子认识到,他不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堂重要的人生课。当孩子非要买昂贵的玩具不可,你可以这么说:“这个玩具确实很好,我们合伙买下来怎么样?妈妈出一部分钱,剩下的钱你来出好不好?”这样说并不是真的让孩子出钱,而是要让孩子明白,他需要付出努力,去挣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是坐等东西从天而降。  
“孩子会一直发脾气的主要原因就是在他看来发脾气有效果,他总能在大发脾气后得到想要的东西。在发现孩子出现‘以哭闹换要求’的行为时,一开始就不要让他得逞,让孩子觉得这一招无效而最终放弃。”  
家里制定的规矩不容置疑  
如果要让孩子说了算,那么家里便实在没有设立规矩的必要了。“我通常不会去和孩子争辩为什么要这么做,我只是说,这是我们家的习惯。无谓的争辩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争辩的结果早就注定了。我也不想和孩子争辩家里的其他规矩,比如骑车时要戴头盔、出门要做汽车座椅、吃完饭要把碗筷放进水槽等。对于家里制定的规矩,要让孩子知道这是必须要执行的,而不是和他来回讨论有没有必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