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受委屈就哭,和忍着不哭的娃娃,长大后会有哪些明显区别?
文/妈妈靠谱说!
生活中有这样一些孩子,他们遇到任何不开心的事都会忍着,不敢发泄情绪,哭闹的次数少之又少,但实际上,孩子的内心非常受伤。
文章插图
最近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个调查,问的是:“你更喜欢爱哭的孩子,还是忍着不哭的孩子?”毫无疑问,大部分家长都站在了“忍着不哭”这边,有网友表示:“孩子哭闹太烦了,哄也哄不好,而且遇到点事就哭难道不是内心脆弱的表现吗?孩子只有够坚强,未来才能经得住事。”很明显,不少家长都把孩子哭不哭和是否坚强联系在了一起,认为不哭才是坚强的表现,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孩子爱哭或忍着不哭,与是否坚强没有直接关系
文章插图
家长要弄清楚一点,孩子哭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比如家庭关系紧张的孩子,更容易感到紧迫,当他经历了一些让内心不安的事,就会出现伤心落泪的情况。
哭是对负面情感的宣泄和表达,每个人从小长大都会遇到不顺心,或让人感到紧迫的情况,而正常表达内心的感受,通过哭来缓解心理压力,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并不是坏事,就好像当代的一些成年人,压抑太久需要释放,而有些人的方式恰恰是大哭一场,这跟是否坚强是没有关系的。
与坚强相比,孩子忍着不哭时委屈的成分更多,孩子会这么做,很可能是因为家长从小给孩子灌输“你不能哭”的想法,当孩子的情感表达受到了限制,孩子无处宣泄的情绪就会被积压在心中,即便孩子没哭出声,内心受到的伤也足以摧毁他的坚强。
孩子爱哭或忍着不哭,未来有什么差异?
文章插图
1、共情能力
生活中有些孩子是非常冷漠的,好像任何事都无法让他出现情绪波动,而这恰恰是家长从小不让孩子哭的结果。孩子长时间不能正常表达情绪,对事态度就会发生转变,尤其是共情能力上,这类孩子根本无法感同身受,如此冷漠的人又怎会获得认可呢?未来发展必然充满阻碍。
但如果孩子从小就能自然表达情绪,那么当他身边的人遇到问题时,孩子就可以用相似的角度去看待,而这种契合度较高的共情能力,往往会收获身边人的好感,对未来发展是有帮助的。
文章插图
2、承受能力
家长总认为,孩子不哭是承受力强的表现,实际情况却相反,孩子心中积压的事越多,孩子就越脆弱,表面上看孩子忍住了哭声,内心早已被折磨得不成样子,以至于发生一点小事,都会激起孩子的情绪波动,但由于家长总是说:“不要哭,你不能哭!”孩子又要继续忍耐,承受能力会在这个恶性循环下大大降低。
能正常表达情绪的孩子则不同,他们的内心是不会积压很多问题的,情绪得到正常宣泄,内心获得释放,孩子就会保持一个相对平和的状态,这样的状态下,孩子的承受力自然是比较高的。
文章插图
3、家庭观念
生活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爱哭的孩子往往更容易被家长关注到,而忍着不哭的孩子,家长给予他的关注则会越来越少。要知道,孩子成长中家长起到了关键作用,家长的关注度,决定着孩子未来的家庭观念,如果家长允许孩子自然释放情绪,那么孩子受到关注的同时,还能体验到家庭当中的和谐氛围,亲子间的关系会更加紧密,但如果家长从小限制孩子哭,关注度就会降低,孩子在家里感受不到关爱,亲子间的关系也会变得冷漠,甚至对孩子家庭观念的建立形成阻碍。
- 怎样满足男人内心需求 男生生理需求很痛苦嘛
- 内心独白的句子 内心独白经典句子
- 怎样联系自己变成一个有强大的内心
- 学什么能治愈心灵
- 2022年12月15日出生八字五行命理 一生幸运内心敏感
- 2022年12月15日出生女孩五行缺什么 头脑机灵内心善良
- “老了发现自己被子女厌恶了,该怎么办”,来自父母的内心焦虑
- 多读书的好处
- t和中性女生的区别
- 如何让自己内心强大? 如何让自己内心强大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