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孩子有这2个“懂事”的行为,暗示长大跟成功无缘,家长别瞎高兴
太过懂事意味着自我忍让与缺失,缺乏自己的看法,对小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大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很懂事,很乖巧,长大之后很孝顺,但是凡事杯满则溢,过犹不及,家长的一些错误引导就会让孩子有一些其实太过懂事的做法,反而对孩子的成长 有很多的坏处,对孩子以后的人际交往起到负面影响。
文章插图
1、总是把“好吃的”让弟弟妹妹大的要让的小的,主人要让着客人,到别人家别什么都拿这是很多家长都会对孩子说的话,想要教会孩子礼仪,要懂礼貌。在孩子把自己的喜欢的东西分享出去之后才夸赞孩子说“宝宝真懂事”,而孩子不让就用“妈妈不喜欢你了”来威胁孩子,过分的强调“谦让”,孩子想得到的总是得不到满足,那么长时间下来之后就会形成一系类的负面情绪,爸爸妈妈是不是没那么喜欢我,是不是我不优秀。
文章插图
2、不敢在大人面前任性、放肆,不敢对抗权威在综艺《放开我北鼻》里有一期,噗噗到餐厅吃晚饭,发现没有自己的凳子,就小声问了一句:“有没有小椅子”,可是当时没人理他。等大人叫他回来,给他加了一把椅子后,他却突然哭了。于小彤这时粗暴地斥责他:“别吃了,罚站去,说没说过不许哭鼻子!”噗噗哭着说:“没有我的小椅子,我等一会儿再吃。”于小彤说:“那你哭吧,我走了。”
文章插图
噗噗急忙说不哭了,可他又忍不住眼泪。于小彤生气地说:“你又哭,走吧,我带你出去哭。”然后强拉着噗噗,要把他拉出门。噗噗哭着对他说:“我不要去外面,我愿意罚站。”此时节目组出现这样一行字幕——“难过却又懂事”。
文章插图
噗噗这种行为就是在讨好于小彤,他内心有委屈,但他更怕大人生气,于是他一直在试图强忍泪水,压制自己的感受。这种懂事让人心疼。这样其实孩子很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请求,却让自己陷入两难的境地;心思敏感,常常不自觉去猜测对方的想法,担心被人讨厌……,这样的孩子,会敏感,多疑,也会很脆弱,生活的会很辛苦。
文章插图
谦让固然是个好品格,但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我们只有在尊重孩子这个人的基础上才能跟孩子形成良好的认知,养成一些好的习惯。如果是自己心爱的玩具,或者是很喜欢的一件衣服,孩子不想分享,那么家长完全可以尊重孩子的意见,而不是应该处处都让孩子学会谦让。
文章插图
在一个健康的互动过程中,孩子是不以压抑自我需求为代价的,他和伙伴“争”的是自我意愿被充分尊重。然后,体会到对方的情绪,愿意去满足对方所做出一定程度的妥协,“让”出自己的利益,达到共赢的目标。整个过程中,争与让都是发自内心的。如果是为了得到夸奖而做出的虚假谦让,或者为了逃避而做出的忍让、赌气做出的谦让,就背离了快乐共享的目标,在孩子心理上都不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文章插图
让孩子主动去分享,而不是被迫的去忍让。这其中的差别就在于孩子是否能够从这个动作中品尝发自内心的快乐。《幼儿情商启蒙绘本》就通过一起玩、友谊等教会孩子学会从分享中找到乐趣,让孩子能够判断什么自己,在环境中寻找规则。
- 秋天作用幼儿 秋天孩子喝什么汤最好
- 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家长有吗 腺样体切除手术费5万
- 你们都备孕多久才要的孩子 静脉曲张瘙痒用什么方法止痒
- 应该给职业女性送什么礼物 30岁左右的女孩子送什么礼物
- 孩子病毒感染发烧吃什么食物好呀 孩子发烧之后吃什么比较好
- 羊奶粉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什么好处 羊奶六大神奇功效
- 和领导吃饭谁付钱 请女孩子吃饭注意事项
- 13岁考上清华,其母直言:孩子小时候做好这2点,很关键
- 女性有哪些危害 女孩子自位的危害
- 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最好方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