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献血日|2020世界献血日主题口号 世界献血日的由来是什么

今天是世界第17个献血日,主题为“安全血液拯救生命”,鼓励更多人们加入献血的行列当中,了解相关的献血知识,那么,世界献血日是怎么来的?下面小编就来说说。
  
世界献血日|2020世界献血日主题口号 世界献血日的由来是什么   
文章图片   
  
2020世界献血日主题是什么  
2020年6月14日是第17个世界献血者日,,今年的主题为“安全血液拯救生命”,口号是“献血,让世界更健康”。  
活动旨在倡导建立安全的血液供应保障体系,提升献血服务质量,鼓励更多人成为无偿献血者并定期献血。  
血液,被称为生命之源。而为了保存生命,千百年来人类对血液的认知和研究,经历了从无知到可知的艰苦探索,也因此付出了高昂的血的代价。  
世界献血日|2020世界献血日主题口号 世界献血日的由来是什么   
文章图片   
  
世界献血日的由来  
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献血组织联合会和国际输血协会共同倡议将当年的6月14日设立为“世界献血者日”以感谢通过献血拯救生命的献血者,鼓励更多的爱心人士参加无偿献血,宣传和促进全球血液安全。  
之所以选中这一天,是因为6月14日是发现ABO血型系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卡尔·兰德斯坦纳的生日。  
奥地利医学家兰德斯坦纳1990年发现了人类的ABO血型,1930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2005年5月24日,在第五十八届世界卫生大会上,192个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通过WHA58.13号决议,认可"世界献血者日"为国际性纪念日。  
世界献血日|2020世界献血日主题口号 世界献血日的由来是什么   
文章图片   
  
关于献血的10个小知识  
1. 为什么需要献血?  
医学科技日新月异,创造了无数奇迹。然而,至今却没有研制出一种能完全代替人体血液功能的人造血液,供给临床医疗、急救和战备使用。因此,血液这种被人们称为“生命之河”的宝贵物质,目前还只能从健康适龄的人体中获取。  
2. 献血有什么好处?  
“献血”最大好处就是可以救助病人,也是无偿献血者仁心义举的表现。同时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可谓是一种利人利己的行为。而且,根据各地区的规定,献血者及家庭成员还可以享受相应的用血优待政策。  
3. 献血后血液多久可以恢复?  
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 200-400 毫升后,骨髓的新陈代谢加快,人体在肝、脾等脏器内贮存的血液也会迅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和循环血量保持平衡。血管周围的液体立即会进入血管内,只要 1-2小时便可补上失去的血容量;血浆蛋白大约在 1-2 天内即可补足;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在 7-10 天即可恢复到献血前水平。  
4. 献血后多久可以运动?  
献血后,在扎针部位加压5-10 分钟止血,休息至少 15分钟后,即可做一般的活动,但剧烈运动、登高、长途驾驶或通宵娱乐活动建议在 24小时后;献血的手臂建议 24小时内不提重物,以免皮下出血。  
5. 感冒是否可以献血?  
如果现在已经有明显的感冒症状,例如发热、头痛、咽痛、咳嗽等症状,均不适宜参加献血。如果无任何感冒症状,仅仅是自觉轻度不适,或者预防性服用感冒药物,需要经过献血现场体检医生的综合判断,决定您今天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献血。  
6. 我国对无偿献血者的健康检查有什么要求?  
国家提倡公民参加无偿献血的年龄为 18-55 周岁。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至 60 周岁。经下列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参加献血。 1.一般体格检查 1)体重:男性≥50 公斤,女性≥45 公斤。2) 血压:90 mmHg≤收缩压 <140mmHg;60mmHg≤舒张压<90mmHg,脉压差≥30mmHg。3)脉搏:每分钟 60-100 次;高度耐力的运动员每分钟 50 次以上,节律整齐。4)体温正常。5)皮肤、巩膜无黄染。皮肤无创面感染,无大面积皮肤病。6)四肢无重度及以上残疾,无严重功能障碍及关节无红肿。7)双臂静脉穿刺部位无皮肤损伤,无静脉注射药物痕迹。8)经健康征询没有影响血液质量和献血者自身安全的疾病或病史。2.血液初筛检查9)血红蛋白(Hb)测定:男≥120g/L,女≥115g/L。10)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符合相关要求。11)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符合相关要求。12)丙型肝炎病毒(HCV 抗体)检测:符合相关要求。13)艾滋病病毒(HIV 抗体)检测:符合相关要求。14)梅毒(Syphilis)试验:符合相关要求。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