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孩子为什么会偷拿别人东西 孩子偷拿别人东西怎么办

当父母发现孩子“偷拿”别人东西的时候,不要随便给孩子贴上“小偷”的标签,有时候是孩子物权意识不明显,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的,那么,孩子为什么会偷拿别人东西?孩子偷拿别人东西怎么办?下面小编就来说说。  
孩子|孩子为什么会偷拿别人东西 孩子偷拿别人东西怎么办   
文章图片   
  
孩子为什么会偷拿别人东西  
1.家长过分溺爱  
谁家的孩子都是宝,家长溺爱孩子并不少见。有的家长甚至是孩子要什么就买什么。比如逛超市,孩子想要冰淇淋,就拿冰淇淋;看到薯片,就拿薯片……  
正因为如此,孩子养成了随便拿东西的习惯,想要就拿走。  
2.孩子太喜欢某个东西  
因为孩子所拥有的东西都不尽相同,看到有些自己喜欢的东西,难免爱不释手,最后“顺手”拿走。  
别的小朋友有的东西,自己也想拥有,但是家长又不允许,所以孩子就有了据为己有的心理。  
3.物权意识不明确  
对于小孩子而言,他们对“物权”的概念并不明晰,弄不清楚“你的、我的”,觉得自己喜欢的就是属于自己的。同时,孩子对于没玩过的东西都有一种好奇心,碰上自己喜欢的,也许就“顺手”拿走了。  
孩子|孩子为什么会偷拿别人东西 孩子偷拿别人东西怎么办   
文章图片   
  
4.道德意识不成熟  
按照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的阶段论,学龄前儿童的道德发展处于前习俗水平,他们没有内在评判是非的标准,只知道惩罚或者奖励。换句话说,在孩子眼里,受到表扬或赞赏的就是对的,受到批评或惩罚的就是不对的。  
孩子一开始可能是偶然拿了东西,加上家长或老师没能及时发现,并告知孩子这是不可以的。那孩子自然就会认为拿别人东西没问题,是被允许的。  
孩子偷拿别人东西怎么办  
学龄前孩子拿别人东西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糟糕,不用急于把这种行为定义成「偷」,然后指责孩子或者自己心生愧疚。  
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责骂孩子,变相地给孩子贴上「小偷」的标签。  
孩子是根据别人的评价来构建自我的。他们可能不会记得旁人的指指点点,但一定会记得最亲的爸爸妈妈说自己是小偷,「偷」的标签甚至可能伴随孩子的一生,对其心理健康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那面对这种情况,家长怎么做才是最好的呢?  
家长首先需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和心态,了解事件的始末,不要冤枉孩子。确定孩子拿东西的动机是什么。是太喜欢这个东西了吗?还是不知道这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是在模仿呢?  
接着,就事论事。  
如果孩子真的太喜欢别人手上的东西了,可以适当满足孩子。  
有个小妙招可以试一下,出门前带上孩子非常喜欢的玩具,如果孩子愿意交换,说明孩子很可能是真的喜欢这个新物品,家长可以考虑适当买给孩子。  
如果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不肯还回去的话,咱们可以巧用「泛灵论」,告诉孩子即使再喜欢一个玩具,如果不是自己的也不能拿走。  
妈妈知道,你很喜欢这个玩具,很想玩。但这个是小 A 的玩具,他不同意,我们就把玩具拿走了,他会很着急的。而且这个娃娃回不了自己的家,它的爸爸妈妈也会很担心的。我们一起把娃娃送回家吧。  
其次,家长还应该告诉孩子,如果有想要的东西,可以告诉妈妈,和妈妈一起想办法。也可以教孩子如何征求别人的同意,让孩子多演习几次,加深印象。  
【孩子|孩子为什么会偷拿别人东西 孩子偷拿别人东西怎么办】孩子|孩子为什么会偷拿别人东西 孩子偷拿别人东西怎么办   
文章图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