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每个发脾气的孩子,都是在喊“妈妈,救我!”请你这样接住他
文章插图
许多来访者对我的评价之一就是「无论情绪多糟糕,我都能接得住」,这个接得住就是所谓的接纳,亲子关系亦是如此。
孩子让你感受好,无须接纳。
他听话懂事学习好、勤奋刻苦有礼貌,那你还接纳什么,你应该兴奋。
因为你的期待他都满足了,是他接纳了你,你不需要接纳他,只需躺在功劳簿上窃喜即可。
所以,接纳的前提是,孩子没有满足你的期待。比如:
你让他写作业,他却在玩游戏;你希望他懂礼貌,他却冲你吼叫;你希望他开心快乐,他却闷闷不乐;你希望他温和善良,他却乱发脾气、不停抱怨、摔东西;你希望他冰雪聪明,他却又笨又蠢;你希望他一切顺利,他却抽烟喝酒自残自伤……只有当孩子与你的期待不符甚至相反的时候,才需要接纳,接纳的内涵是——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接纳孩子的不好。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电影《母亲》
【 亲子关系|每个发脾气的孩子,都是在喊“妈妈,救我!”请你这样接住他】事实上,你觉得一个人不好,却还要接纳他,本身就很变态。
所以你认为的不好其实是错的,你要越过这些不好看清本质,这就是本文的主题。
文章插图
接纳有三重境界:允许、认可、看见。
允许就是愿意孩子表达负面情绪,很多父母没有这个能力,当孩子表达任何不开心,父母往往采取以下 3 种态度,无论有心还是无意。
第一种:安慰与讲道理。
别难过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别和他一般见识。多往好处想,别往心里去。你应该这么这么想……也许你认为这些话很有道理,但这类安慰就是在告诉孩子——你的事我不管、你要自己承担、我不愿看见你的难过。
敏感的孩子还会感到被指责与羞耻。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电视剧《以家人之名》
上面这些安慰词都带有某种责备,好像说「你不应该难过、不应该在意、不应该往心里去」,孩子会认为自己表达了不该表达的东西,从而对表达羞耻。
想一想,每次你安慰了别人以后,是不是很轻松呀?
好像你做了该做的事,尽了应尽的义务,然后就没责任了,就轻松了,而对方是否真能做到不往心里去谁知道呢。
有时还会为对方继续悲伤而生气——这人怎么那么不开窍呀,咋劝都没用!
这类安慰在本质上是一种逃避,你在用劝慰的方式让自己逃开他的难过给你带来的「麻烦」。
有时安慰的确管点用,那是由于你的在场,并非安慰本身。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电影《看上去很美》
第二种:自责与自我暴露。
还有的父母会说:
都怪我不好。我真糊涂。我们也尽力了。我也不容易。我那时比你可惨多了。不缺吃不缺喝你知足吧。若像外婆对我那样,你就没毛病了……这比安慰更可怕,安慰最起码出于某种自以为是的爱,这些话却来自「恨」。
孩子的态度激活了你对自己父母的恨意,并正在让孩子替你承担恨意。
你的自责会让孩子内疚,让他觉得连累了父母,他们除应对自己的糟糕还要去缓解你的无能无力感。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电影《小偷家族》
- 男人动了情三大表现断联三个月 男人要暧昧多久才确定关系
- 金枪鱼肉色分类 蓝鳍金枪鱼每个部位的图片
- hpv和男方有关系吗 宫颈菜花状有几种可能
- 回来的女儿|《回来的女儿》廖穗芳对李承天有感情吗 廖穗芳和李承天是什么样的夫妻关系
- 屁股蛋疼和脚心疼有关系吗 剧烈运动蛋疼咋回事
- 儒家养生思想是什么 养生养身养心是什么关系
- 细菌性炎严重吗 细菌性阴炎和老公有关系吗
- 爱上了自己的亲姐姐怎么办 和姐姐发生性关系有什么不好
- 她还没有跟我确定关系 男生吻了你却没挑明关系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