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惩戒的目的不是为了惩罚学生,而是为了让学生改正,教师在进行教育时,要注重自身行为和方法,教育部禁止中小学教师7类不当教育行为是什么?下面小编就来说说。
文章图片
教育部禁止中小学教师7类不当教育行为内容
日前,教育部制定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明确禁止了七类不当教育行为:
【教育部禁止|教育部禁止中小学教师7类不当教育行为内容 教育惩戒程度分类】一是身体伤害,以击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身体痛苦的体罚;
二是超限度惩罚,超过正常限度的罚站、反复抄写,强制做不适的动作或者姿势,以及刻意孤立等间接伤害身体、心理的变相体罚;
三是言行侮辱贬损,辱骂或者以歧视性、侮辱性的言行侵犯学生人格尊严;
四是因个人或者少数人违规违纪行为而惩罚全体学生;
五是因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而惩罚学生;
六是因个人情绪、好恶实施或者选择性实施教育惩戒;
七是指派学生代替自己对其他学生实施教育惩戒。
文章图片
教育惩戒程度分类
《规则》指出,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具有危险性、侵犯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
根据程度轻重,《规则》将教育惩戒分为一般教育惩戒、较重教育惩戒和严重教育惩戒三类。
一般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轻微的学生,包括点名批评、做口头或者书面检讨、增加额外教学或者班级公益服务任务、一节课堂教学时间内的教室内站立、课后教导等;
较重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较重或者经当场教育惩戒拒不改正的学生,包括德育工作负责人训导、承担校内公共服务、接受专门的校规校纪和行为规则教育、被暂停或者限制参加游览以及其他集体活动等;
严重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影响恶劣,且必须是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包括停课停学、法治副校长或者法治辅导员训诫、专门人员辅导矫治等。
《规则》强调,教育惩戒与体罚和变相体罚是不同性质的行为,明确禁止了七类不当教育行为,划定教师行为红线,规定了对越界教师的处罚方式,方便各方监督。《规则》将于2021年3月1日起实施。
文章图片
以上就是有关全部内容介绍,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
- 乳清蛋白和全脂奶粉哪种好 最好的中老年蛋白质粉排名
- 有没有什么养生的小茶方中草药 平时喝什么养生饮品最好
- 为什么用食指指着一个人的额头中心 按印堂的作用及好处
- 中医如何做到两者兼顾养生调理 阴虚和阳虚同时存在吃什么药
- 吃中药会推迟吗 延时中药配方
- 中医是如何治疗传染病的 八个偏方治好尿毒症
- 血氧仪|?家中有必要自备血氧仪制氧机吗 制氧机怎么选择
- 中医心理学与西方心理学差别在哪里 华夏心理咨询培训机构怎么样
- 中秋节的来历17个字 中秋节的来历
- 中医也无法根治糖尿病吗 糖尿病如何治疗哪种好用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