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弟弟才6岁,养不起就别生”,女儿发信息控诉父母,回复亮了
文章插图
我们常说,家是每个人的退路和避风的港湾,但事实上有些家庭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尤其是二胎家庭。当大宝长大后,家里还有一个弟弟或妹妹要抚养、要照顾,这时父母已经老了,没有太多的精力和收入去养育,而作为哥哥姐姐的大宝,压力就会显得特别大,所以生二胎一定要谨慎。
“弟弟才6岁,养不起就别生”
丽丽今年24岁,毕业之后留在了大城市工作,本来应该顺风顺水的她,却被父母的一条信息给震撼到了。那天丽丽给父母发信息控诉父母:“弟弟才6岁,养不起就别生,你们让他以后怎么办?让我以后怎么办?你们给我生的是弟弟,不是儿子!”
文章插图
丽丽18岁那年,妈妈给她生了一个弟弟,为了照顾弟弟,辞去了原有工作,在家做了全职妈妈。由于爸爸的收入不高,现在养育孩子的费用那么多,因此父母隔三差五就会找丽丽要钱,从来没有问过丽丽自己钱够不够花。
起初,丽丽并没有什么怨言,她也知道父母不容易,觉得能为父母分担一些也是应该的。可是直到两个月前,妈妈因身体不好,没有办法再继续照顾弟弟了,并要求丽丽辞去大城市的工作,回家照顾弟弟,这让丽丽不能接受,一下子爆发了。
文章插图
没想到的是,父母回复她:“养你这么大,还供你上大学,你现在翅膀硬了,连一点亲情都不顾了吗?真是白养你了,一点孝心都没有!”心灰意冷的丽丽并没有多加解释,默默地下定决心不会听从父母的安排,被父母道德绑架。
丽丽为什么会爆发?
1、心理不平衡、落差大
文章插图
在弟弟出生之前,虽然丽丽已经长大成人,但她仍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弟弟出生之后,父母的心思全转移到弟弟的身上,这本就引起了丽丽心中的不满,心理不平衡,倍感失落。
2、父母的道德绑架
父母认为丽丽已经长大成人了,理所应当为父母分担,我们把你养大,你就应该报答我们。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欢乐颂》里面的樊胜美,30岁的樊胜美依旧一个人在外面拼搏,而家里的父母却不停地向她要钱,仿佛原生态家庭就是一个拖油瓶,让她倍感失望,表面上光鲜靓丽,内心却十分自卑。
文章插图
类似于丽丽和樊胜美这样的原生态家庭,早晚都会让人崩溃,因为家已经让她们感受不到一丝的温暖,有得只是无穷无尽的索取。
父母到底应不应该生二胎?
1、生二胎要有足够的经济基础
现在养育一个孩子的费用是众所周知的,从现实的角度来分析,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做支撑,那么高龄生二胎确实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不仅会给父母带来很大的压力,也会给大宝带来很多的负担。
文章插图
而且,可能二宝还没有长大,甚至还没有大学毕业,父母就已经老了,退休了。
2、父母要一碗水端平,将心比心
首先,父母要一碗水端平,现在仍有很多父母存在着重男轻女的思想,总是认为儿子才能给自己养老,女儿早晚是要嫁人的,所以疼儿子胜过疼女儿。
其次,父母要照顾到大宝的心理变化,在照顾二宝的同时不要忘记对大宝的关怀。
最后,父母要懂得养育孩子的目的,要让孩子充分去体验世界的美好,放手让他们去拼搏、去奋斗,而不是折断他们的翅膀,把他们束缚在自己身边。
- 老大|老大就该让着弟弟妹妹吗 生二胎如何考虑大宝的感受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