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脾丸/健脾丸/归脾丸|启脾丸/健脾丸/归脾丸组成成分是什么 启脾丸/健脾丸/归脾丸有什么区别

启脾丸、健脾丸、归脾丸都是健脾胃的中成药,但是在使用,功效上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家长应在了解孩子症状以后,合理使用,那么,启脾丸/健脾丸/归脾丸组成成分是什么?有什么区别?下面小编就来说说。  
启脾丸/健脾丸/归脾丸|启脾丸/健脾丸/归脾丸组成成分是什么 启脾丸/健脾丸/归脾丸有什么区别   
文章图片   
  
启脾丸/健脾丸/归脾丸区别介绍  
正常情况下,孩子脾胃需要足够的呵护才能逐步发育完善,可是现实生活中由于不当的喂养、饮食及生活习惯,导致儿童脾胃经常受到伤害,脾胃虚弱症状非常普遍,毫不夸张地说,10个孩子就有9个存在脾胃功能差的现象。  
临床上给孩子调理脾胃虚弱,启脾丸、健脾丸、归脾丸是常用的三种健脾中成药,虽然看上去差不多,但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三者仅有一字之差,但是在用法、功效上都是有很大不同的。  
启脾丸、健脾丸、归脾丸有什么区别?  
这3种健脾的药丸是可以在家常备的药丸,弄清楚其具体区别,有助于家长在孩子出现一些症状时,及时干预。  
1、组方上:  
启脾丸:  
人参、炒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山药、炒莲子、炒山楂、炒六神曲、炒麦芽、泽泻  
健脾丸:  
人(党)参 、炒白术、 陈皮 、炒枳实 、炒山楂、 炒麦芽  
归脾丸:  
党参、炒白术、炙黄芪、 炙甘草、茯苓、制远志、炒酸枣仁、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  
启脾丸/健脾丸/归脾丸|启脾丸/健脾丸/归脾丸组成成分是什么 启脾丸/健脾丸/归脾丸有什么区别   
文章图片   
  
从组方成分上看:  
三者都含有党参(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具有补气健脾作用的药材。  
启脾丸含有炒三仙、山药、陈皮、莲子、泽泻等几种中药,主要功效是消食和胃,健脾利湿止泻。  
健脾丸含有陈皮、枳实、山楂、麦芽4种中药,主要功效是行气消食,消除痞满。  
归脾丸中含有黄芪、当归、制远志、酸枣仁、龙眼肉、大枣6种中药,健脾的同时,还能滋补气血,养心安神。  
2、适合病症上  
组方上的不同,使得3种药丸的针对症状也是不同的。  
启脾丸偏重于健脾和胃,消食止泻。所以,如果孩子是因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大便溏稀等症状,就可以吃启脾丸。具体一点讲,孩子的消化不好,大便是体现得最明显的,比如吃一点生冷食物拉肚子、一天大便好多次、大便中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大便溏稀不成型、总是放屁,都是可以吃一些启脾丸的。  
健脾丸则偏重于健脾开胃,理气消食。一般孩子身体瘦弱不长肉、没有胃口、挑食、消化不好、长期积食、便秘、喜欢吃肉,那么吃一些健脾丸就是可以的。此外,如果孩子总是爱发脾气、不爱说话或者胆怯、忧郁,可能是体内气机不畅,健脾丸有一定理气的效果,也是可以给孩子吃的。  
归脾丸偏重于补气养血,兼健脾养心。如果孩子有一些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的症状,比如面色发黄没有光泽、舌质淡、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容易做梦半夜惊醒、食欲差不吃饭、容易疲倦总要大人抱,那么就可以给孩子吃归脾丸。  
启脾丸/健脾丸/归脾丸|启脾丸/健脾丸/归脾丸组成成分是什么 启脾丸/健脾丸/归脾丸有什么区别   
文章图片   
  
家长如何判断孩子的脾胃好坏  
1、看鼻梁  
有些孩子鼻梁上有青筋,老一辈说法是“磨娘筋”,就说这个孩子特别难带,当妈的要跟着受罪。这个说法虽然没有根据,但其实指向的结果是差不多的。因为鼻梁上有青筋的孩子往往脾胃虚弱,容易闹肚子,做家长的跟着跑医院,又心累又心疼。  
所以一旦发现孩子鼻梁上出现的青筋,家长别不当回事,这是身体在暗示你孩子的脾胃不好了,需要及时调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