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很爱我,却从来听不懂我说的话”( 二 )

  
当你埋怨孩子屡教不改时 , 可曾思考过 , 孩子叛逆淘气时 , 他们行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当你抱怨孩子缄默不言时 , 可曾反思过 , 孩子向你倾诉时 , 是否给予了耐心真诚的回应;  
当你责怪孩子渐行渐远时 , 可曾回看过 , 孩子向你分享时 , 是否放下手机给予正视的尊重 。   
02  
缺少互动 , 一切教育都是徒劳  
最近的热播剧《女心理师》中 , 有很多扎心的点 , 都直指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 。   
职场受气包莫宇的讨好型人格 , 源自于小学时期校园霸凌 。   
彼时的莫宇 , 在学校受到欺负后 , 怀着委屈忐忑的心情 , 向父母寻求安慰与帮助时 , 等来的却是父母心不在焉 , 且否定他的回答:  
“男子汉 , 忍一忍就过去了;如果别人不喜欢你 , 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 ”  
“我妈很爱我,却从来听不懂我说的话”  
文章图片  
高中女孩尤娜用盗窃、自残、自杀等偏差行为 , 只希望已经离婚的父母能够和好如初 。   
“我妈很爱我,却从来听不懂我说的话”  
文章图片  
然而 , 父母却自认为 , 瞒着孩子他们已经离婚的事 , 还以为是对孩子最深的爱 。   
殊不知 , 孩子早已洞悉一切 , 并将一切罪责强加在自己身上 , 并甘愿用生命去换父母的幸福 。   
“我妈很爱我,却从来听不懂我说的话”  
文章图片  
即便如此 , 父母却以为 , 孩子只是青春期的叛逆、成长的好奇 , 以及学业的压力 。   
最可怜的是 , 暴饮暴食女孩蒋静 , 从小到大 , 每个肢体语言 , 都在告诉妈妈 , 她不喜欢钢琴 。   
可是 , 妈妈从来都不愿意听到和看见女儿的需求 , 一味地只用“为你好”来控制女儿 。   
父母在期盼孩子听话 , 孩子在渴望父母看见;  
孩子明明在求救 , 父母却以为孩子在淘气;  
孩子打开了心灵的大门 , 父母却只会冷冷地隔离 。   
父母总是认为孩子“有病” , 殊不知 , “病”得最深的是父母 。   
愿意为孩子付出一生的精力 , 却没有任何意愿去倾听和了解孩子言语背后的需求和感受 , 更没有意愿去改变自己 , 去接纳孩子 。   
良好的亲子关系 , 离不开理解和倾听;高质量的教育 , 更离不开倾听和接纳 。   
高明的父母 , 不是单方面的灌输 , 而是在与孩子的互动中 , 对孩子有深深地看见和联接 。   
尊重与认同孩子 , 再去引导孩子成为TA最想成为的样子 。   
03  
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方式 , 决定着孩子成长的样子  
几乎每个父母 , 都想拥有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  
几乎每个父母 , 都渴望孩子能理解自己的一片苦心 。   
殊不知 , 人与人相处 , 是一个相互的过程 。   
父母与子女之间 , 也不例外 。   
父母能给予孩子多少关注、倾听与理解 , 孩子便能回报父母多少尊重、配合与改变 。   
一个孩子从学校回家 , 兴冲冲地对父母说:“今天在学校 , 小明和小朋友们疯闹时 , 把膝盖摔破了 。 ”  
不懂和孩子互动的父母 , 要么忙着自己手里的事 , 要么继续玩手机 , 再或者 , 心不在焉的应和着 。   
再或者 , 不等孩子说完 , 便教育他们 , 在学校不要和小朋友打打闹闹 。   
聪明的父母 , 则会放下手里的活儿 , 搬上小凳子 , 听孩子把话讲话 。   
前者让孩子闭嘴 , 后者走近真实的孩子 。   
前段时间 , 辽宁丹东徐先生得知14岁的儿子不想上学 , 和孩子商量后 , 便辞职带着儿子周游全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