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亲子情绪战”的故事:化干戈为玉帛,三面“魔镜”来帮忙( 二 )

  
这个场景大家是不是很熟悉?想要解决这个疑惑 , 我们可以先思考下面这两个问题:  
1  
孩子是故意拖拉、写不好想要重写吗?  
当大人在责怪孩子拖拉、写不好时 , 是否考虑到了作业的难度 , 孩子的握笔能力还有一年级孩子注意力的发展水平?  
如果孩子能很轻松地做到这件事 , 他们不会用“写不好”的方式 , 换取大人的责备和占据自己更多的游戏时间 。   
除非 , 你们长期以来的亲子联结出了问题 , 他在故意跟你作对 。   
2  
写得“不好”就擦掉 , 擦掉的只是“字”吗?  
当然不!孩子的努力、自信、耐心……都在“擦掉”这个简单的动作中受到了打击 。 各种消极的复合情绪交织在一起 , 瞬间导致了孩子的吼叫哭闹和反叛心理 。   
在这个常见的亲子情绪案例中 , 我们想送妈妈一个  
“放大镜”  
。   
放大镜丨看优点  
妈妈不妨换个方法:不是指出孩子哪个字写得不好 , 而是指出他哪个字写得好:  
“妈妈发现你这个王字写得好棒啊 , 横和竖都特别直 , 就像比着尺子画出来的哎!”  
某个字如果实在看不过眼需要修改的话 , 可以用轻松幽默的方式代替命令和指责:“哈哈 , 旁边这个字是在跳舞吗?可以让它立正站好吗?”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 父母总是会对孩子怀有美好的期待 , 这些期待就表现在对孩子的各种规则细节中 。 但事实上 , 这些期待有时候会超出了孩子自身的认知、能力水平 , 也有时候是自己的“完美心”在作祟 。   
父母要做的 , 是接纳孩子现在的样子 , 而不是期待他马上变成你想要的样子 。 我们爱的永远不是一个完美的孩子 , 而是 , 他就是他 。   
三个“亲子情绪战”的故事:化干戈为玉帛,三面“魔镜”来帮忙  
文章图片  
拿出这个  
放大镜  
, 多看看孩子的优点吧 , 多给他鼓励和支持 , 这些放大后的“看见” , 都将会成为你育儿路上的惊喜 。   
第  
3  
场亲子情绪战  
一位妈妈跟我们分享过自己处理“孩子不听话”的经验 。   
我是个上班族 , 白天上班忙碌 , 只有晚上才能回家陪娃 。 孩子也很懂事 , 生活习惯和作息也比较规律 , 这让我省了很多心 。   
三个“亲子情绪战”的故事:化干戈为玉帛,三面“魔镜”来帮忙  
文章图片  
但是我留意到 , 孩子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莫名其妙变得“不听话” , 洗澡睡觉都要靠反复催 , 还会想方设法地给自己“找事” , 比如:  
洗完澡后裹着浴巾跑来跑去;  
讲故事时不停地讲话和提问;  
一直说自己不困睡不着;  
上床关灯后又吵着喝水、上厕所……  
面对孩子的种种“无理取闹” , 我开始和孩子重复上演一场场的情绪战 。   
还好 , 这次的“亲子情绪战”故事 , 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   
因为反复几次 , 妈妈发现了一个关键点:  
每当孩子变得“不听话”的那些天 , 刚好都是自己加班晚回家或者情绪不好、对孩子不够耐心的时候!  
妈妈突然明白 , 原来孩子是通过这些反常的举动向自己发出了信号:妈妈 , 你再好好陪陪我!  
凭着强大的自我觉察和洞察力 , 妈妈看到了孩子“不听话”行为背后的真实需求 。   
于是 , 妈妈尝试着平衡好工作和生活的时间分配 , 尽量不把工作上的情绪带回家里 , 孩子的表现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 孩子仍然是那个让她省心的、懂事的孩子 。   
这个妈妈送给了我们一个  
“透视镜”  
, 鼓励我们去看清事物本质 , 看到孩子反常行为的背后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