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12岁后,聪明的父母当“顾问”,不当“经理”( 三 )

  
第二步,用“哦”“嗯”等回应孩子的感受,让孩子孩子感受到关心。  
第三步,说出孩子的感受,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  
第四步,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而不直接提建议。  
比如,当孩子不喜欢做卷子时,就可以这样操作:  
任凭孩子发泄自己对做卷子的不满,  
同时用“嗯”“哦”简短回应让孩子感受到被关注。  
然后说出孩子的感受:每天都要做卷子,的确让人很烦恼。  
最后幻想一下:“如果没有考试就好了。”  
孩子就会自己明白,还是老老实实接受现状、安心学习吧!  
感受被接纳时,孩子更容易感到被尊重,因此也更容易配合家长的教育。  
(3)12岁之前,跟孩子搞好关系  
美国一项针对全球青少年的研究发现:  
只有五分之一的孩子有青春期叛逆现象。  
在温暖、支持性的家庭氛围中,亲子冲突的几率会较少。  
在敌意的、强制的、批评性家庭氛围中,亲子冲突会进一步恶化。  
所以,如果一个青春期孩子喜欢跟家长对着干,说明很久以前他们的亲子关系就出了问题。  
只不过当时孩子年纪小、比较依赖父母,问题都被掩盖了。  
所以在青春期到来之前,家长一定要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3岁前,与他建立情感依赖关系,尽可能亲自抚养他,与他建立亲密的情感链接。  
4~6岁,开始立规矩,让孩子有敬畏心,明辨是非。  
7~12岁,监督他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从小学会自我约束,自律、自控。  
12岁以后,父母的话就成了“垃圾”。  
这时候既要少说、多听,给建议而不替他做决定,放手让孩子独立。  
《解码青春期》一书说:“当孩子长大十几岁时,他们的身体、认知、情感,以及社会范围等各个方面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于是他们需要从父母那里获取的东西也不一样了。”  
孩子小时候,需要我们当个好保姆,方方面面照顾他们。  
到了青春期,孩子更渴望自我管理、自由成长,他们与父母的游戏规则就变了。  
在不同长阶段满足孩子的不同需求,这才是明智父母的做法。  
待他平稳度过这段拧巴、别扭的时期之后,还会重新接纳父母。  
孩子叛逆是本能,叛逆期结束后依然愿意信赖父母,这才是父母的本事。  
——End——  
青春期|12岁后,聪明的父母当“顾问”,不当“经理”  
文章插图  
作者:李核桃,社科图书编辑,正走在婚姻路上,探求着育儿密码。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青春期|12岁后,聪明的父母当“顾问”,不当“经理”  
文章插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