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天津1月17日电 (采访人员 张道正)在17日下午召开的第171场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心理专家李洁针对疫情情况下如何做好未成年人及家长心理调适给出了具体建议,她说:要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常见的恐慌、担心、焦虑、猜疑、愤怒和攻击冲动等情绪在当前情况下是正常的情绪。
“和以往不同,在天津本轮疫情当中,有些确诊患者为未成年人,有的和家长一起,有的独自接受隔离接受治疗或集中隔离。由于事发突然,孩子及家长们难免出现焦虑、恐惧、愤怒、自责无助等情绪。”李洁表示,虽然在应激状态下短暂的情绪反应是正常的,但照护者们仍然可以尝试一些方法,帮助孩子平稳地度过这段封控时光。
李洁指出,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孩子家长,要以科学理性的态度面对孩子被感染,稳定自己的情绪。自责和愤怒是自身在重大负性应激事件后出现正常情绪反应。孩子被感染不是家长的错,没有必要过分责怪自己和他人。大家要接纳自责和愤怒的情绪,积极地调节。可以通过视频、语音的方式向亲人、朋友、心理治疗师表达这种情绪;通过视频与孩子的沟通,安抚孩子的情绪等。这样不但能够给孩子提供安全,也能够增加自己对外界的掌控感,缓解焦虑情绪。
有的孩子患病,特别是与父母分离的孩子,可能变得很恐惧,粘人,睡眠不好,做噩梦等。针对此,李洁建议,医护人员要对他们提供陪伴和保护。医护人员要足够敏感,能够识别出孩子的情绪以及表达出的需求。鼓励孩子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情绪。
而对于隔离期间的孩子,家长除了安排好孩子规律的作息之外,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与孩子加强交流。
对于处于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的民众,面对新冠病毒,李洁也提出了几点建议:关注官方信息,减少无关信息的输入,听从政府安排;接纳自己的情绪;获取调节负性情绪方法,比如呼吸法、渐进式肌肉放松法、蝴蝶拍、感恩练习等。
李洁指出,任何疾病,最好的药,是自身免疫力的增强;良好的情绪状态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避免依赖药物、烟草和酒精等物质为情绪调节手段。
【 心理|专家建言疫情下心理调试:接纳情绪,增强自身免疫力】她鼓励公众,跟家人、朋友、同学、同事交流,因为交流、倾诉是最有效的释放情绪方式;分享即是释放,分享不仅帮了自己,也帮助了对方;尽量用语音、视频类交流,文字的、单向的交流不如语音和视频的效果;尽可能找谈得来的人交流,找能谈私人话题的人交流;加强与外界的联结,构建稳固的社会支持网络,增强爱和归属感。(完)
- 这种口是心非的男人都是什么心理 男人迷恋你的身体说明
- 中医心理学与西方心理学差别在哪里 华夏心理咨询培训机构怎么样
- 生活需要仪式感是什么意思 喜欢仪式感的女生心理
- 障碍的原因是什么 心理因素引起的性功能障碍
- 心理健康标语一年级 一年级心理健康小知识
- 专家说多喝蒲公英茶能抗癌 蒲公英能治乳腺癌吗
- 怎么样才能摆脱或者化解来自原生家庭带来的心理伤害 怎样才能摆脱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
- 深圳哪里有比较好的心理医生 深圳哪里有心理医生
- 早泄心理训练方法是什么 早泄用什么姿势
- 求问专家解酒饮料哪种见效快 喝酒之后喝什么饮料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