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大夫,我能换个姿势吗”宝妈这句话,为宝宝免去“产钳”之苦
文|福林妈咪自然分娩、剖腹产,多种分娩方式,对于准妈妈们来说,最害怕的恐怕当属自然分娩了,即使打了无痛也害怕。但是无论如何,有很多准妈妈也愿意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挑战。但是还是会很担心自己,怕自己自然分娩途中坚持不下去,又转为剖腹产,受“两茬罪”,还怕侧切,但更怕的是即使侧切了还难产。
文章插图
一般到这种地步,医生可能就会使用其他手段,其中有一种让人担心的就是“产钳”,用产钳也是一种产科常见的助产术,被称为“产钳术”,但是被产钳夹过的宝宝,脸上多会留下产钳印记。“大夫,我能换个姿势吗?”宝妈这句话,为宝宝免去“产钳”之苦今年28岁的小瑾终于到了预产期,有一天在家感觉到肚子一阵痛,直觉告诉她可能是快要跟宝宝见面了,于是就跟老公收拾好东西去了医院。早在之前孕检,医生就告知她胎儿可能有些大,顺产可能会比较难。但是小瑾毕竟也学了一些孕产知识还是对顺产抱有一些希望,医生说:“倒也不是不能顺产,可以试一试,实在不行还可以剖。”等小瑾进了待产室,她的第一产程还算是比较快的,到了可以生的时候,医生护士搀扶着她进了产房,自己忍着剧痛爬上了产床。她也很会用力,但是孩子就是不出来。小瑾虽然疼得顾不上,但还是听到医生说了句侧切。她一点感觉都没有,再用力的时候,医生说“胎儿的头往下了,能看到了,再用力!”
文章插图
可是又来了两个回合孩子不见往下走,小瑾也有些体力不支了。就听到医生说让护士递过来产钳。小瑾连忙说道:“大夫,我不想用产钳!”医护人员没有做出回应,小瑾又说:“大夫,我能换个姿势吗?我觉得我可以试试跪式分娩……”医生护士看产妇这么坚持,也就同意了,毕竟现场也有经验丰富的医生,产妇跪式分娩,她也能够判断情况。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小瑾艰难的调换姿势,15分钟后,宝宝出生了,医护人员赶紧帮宝宝清理呼吸道,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小瑾终于放心了。但是疲惫不堪的小瑾,双膝也已经肿胀起来,浑身还在发抖。
文章插图
很多产妇害怕使用“产钳 ”,原因有两点:①怕给宝宝留下印记;②怕对自己造成伤害。其实产钳没那么可怕,产钳的外观是比较圆滑的,没有棱角,只要使用方式正确,不容易划伤宝宝,其效果和产道挤压没什么差别,会在宝宝脸上留下产钳的印记,但是这不是疤,更像是淤青,大概快的三五天就会消失,慢的也超不过1个月。使用产钳与其说会危害宝宝,不如说产妇的伤害更大,因为产钳都很大,很可能会因此损伤产道,但是生娃都会有些出血,所以都差不多,但还是能避就避比较好。
文章插图
如何避免产钳的使用?√孕期控制体重产妇太胖容易导致难产,过厚的脂肪层,会挤压产道,是产道更狭窄,因此分娩时会相对困难一些。√每天坚持锻炼锻炼可以增强体质,重点是可以增加肌肉的力量,锻炼肺活量,让准妈妈的体力得到提升。分娩是个极其耗费体力的过程,所以肌肉力量和肺活量二者都很重要。尤其是做一下盆底肌锻炼,能让肌肉更有韧性,减小分娩时撕裂的几率。√产前检查要注意产前检查时,认真听医生说的什么,提的意见是什么,听医生意见的同时,也上网寻找一些有权威的资料,为分娩日做一个更好的打算。孕产知识扩展:分娩过程中可以要求换姿势?
- 大夫建议用谷谷丁番麦须茶 降血糖最有效5种中草药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