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你越是“这样”对待孩子,孩子反而越听父母话( 三 )

  
1-6岁阶段的孩子,他们的服从意识与他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  
马克·吐温|你越是“这样”对待孩子,孩子反而越听父母话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南宁春天里儿童之家  
要服从成人的某个指令,儿童首先要达到一定的成熟程度,即具有明白指令的能力 。  
所以,要知道儿童能否服从某项指令,我们首先得知道他是否达到了相应的发展水平 。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成人习惯用父母的权威去压制孩子,让他们“变得”听话 。  
马克·吐温|你越是“这样”对待孩子,孩子反而越听父母话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南宁春天里儿童之家  
比如3岁前的孩子,让他做某件事情,不配合的时候,就觉得他是不听话,成人习惯强制性的命令孩子去做 。  
3岁以上的孩子,我们会突然发现孩子听话多了 。但这也是间歇性的,时而温柔如天使,时而胡搅蛮缠总是很叛逆 。  
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在服从成人指令时候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 。他不可能突然就能服从他人的意志,也不可能突然就能明白做某件事情的理由 。  
马克·吐温|你越是“这样”对待孩子,孩子反而越听父母话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南宁春天里儿童之家  
服从是一种能力,儿童若要反复使用这种能力,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练习,以巩固这种能力 。  
因此,1-6岁阶段的孩子有时服从,有时不服从,就是这个原因 。  
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父母首先得明白,孩子是否具备了“听话”这个能力 。  
马克·吐温|你越是“这样”对待孩子,孩子反而越听父母话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南宁春天里儿童之家  
2、第二阶段,儿童随时会服从命令,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 。  
当孩子的服从意识发展到这个阶段,他的能力已经得到巩固,这个时候他既能听从自己的意志,也能听从他人的意志 。  
此时的儿童,已经可以领会他人发出指令的意图,并通过自己的行为完成命令 。  
马克·吐温|你越是“这样”对待孩子,孩子反而越听父母话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南宁春天里儿童之家  
3岁以上的孩子,服从意识大多都能达到这个程度,家长和幼儿园老师所期望的孩子听话,就是要让孩子服从意识达到这个程度 。  
那么,孩子的服从意识就仅限于此吗?显然不是!  
当儿童的服从意识达到第二个阶段之后,会向更高层次去发展,即服从意识进入第三个阶段 。  
马克·吐温|你越是“这样”对待孩子,孩子反而越听父母话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南宁春天里儿童之家  
3、第三阶段,儿童渴望命令的下达 。  
处在第三个阶段的儿童,期望成人能给他们下达命令或指示 。  
他们好像急于等待和履行别人的命令,并表现出无限的快乐,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自然现象 。  
日常教学中,细心的老师或家长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当做完游戏或手工,跟孩子说“我们把东西收拾一下......”,话还没说完,孩子就马上动手开始收拾东西 。  
马克·吐温|你越是“这样”对待孩子,孩子反而越听父母话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