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谁再这样逗我娃,我跟谁翻脸”宝妈的怒吼,作为过年前的警告!
宝宝的安全感,基本上都来自于父母。
自从宝宝出生后,宝宝的安全感就全权交给了外界环境。生理方面的安全感来来自于适宜的外界温度,没有噪音,没有光污染。
文章插图
而精神方面的安全感,则是来自于妈妈的保护。在陌生的环境中,妈妈有没有在第一时间保护宝宝,有没有让外人的言语刺激到宝宝。
“谁再这样逗我娃,我跟谁翻脸”
今年是小王结婚的第二年,这次过年回老家从二人世界变成了三口之家,一想到要走街串巷给七大姑八大姨拜年,小王就愁容满面的。
不是觉得给亲戚们拜年很麻烦,而是觉得村里的老年人经常是口不遮拦,开一些让成人都很难为情的玩笑。要是打趣小孩子的话,自己该怎么办呢?难道大过年的就要当众撕破脸吗?
文章插图
但是,过年拜年又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毕竟今年还生了孩子,要是不走动的话,是会被人戳脊梁骨的。
考虑再三,小王把从前过年亲戚们可能开的玩笑全都想了一遍,觉得自己提前想出对策的话,情况或许就没有那么尴尬了。
文章插图
等到来到亲戚家之后,小王才发现,自己想得实在是太简单了。刚到的第一家,大舅就拿着酒杯迎接自己,甚至还说要给小娃娃喝一口酒,这真是吓坏了小王。
等到了第二家,姑妈抱着孩子就一顿举高高,孩子吓得嗷嗷叫,小王看得真是太揪心了。生怕孩子被摔倒地上。
文章插图
这样的惊吓必须要喊停了。小王回到婆婆家,对着婆婆怒吼,他们实在是太过分了,这年我没法拜了,谁再这么逗我娃,我肯定翻脸。看着小王真的生气了,婆婆马上给亲戚们打电话,提前给他们打好预防针。
孩子的安全感就是这样一点点被透支的
语言方面的恐吓:不要你了
在老一辈养孩子的时候,会把这句话挂在最边上。“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不听话人贩子来把你抓走”。在我们眼里是玩笑话,在孩子的印象里,这就是事实。
文章插图
因为他们还无法分辨出玩笑话和认真的话,他们根据老一辈说话时的表情和语气,进行察言观色,因为理解不到位,很有可能就理解错了。
并且,他们根本无法听懂成人的画外音,那就是你听话就还会要你,你听话就不会发生不好的事情。
文章插图
这样一来,他们内心是非常恐惧的。到底什么样才算是听话,什么样才能让成人开心?这对于他们而言,都是千古难题。
行为方面的恐吓:举高高
不少家长会认为,孩子都是喜欢被举高高的。一些孩子因为好奇,再被举高高之后,表现出很兴奋的样子。他们的这种反应又会反过来强化家长重复自己的动作。
实际上,这种行为是非常不可取的。一方面是有些孩子的前庭器官发育不好,会晕高,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文章插图
另一方面是在举高高的时候,孩子的身体容易被伤害到。受力不均匀导致的骨折,或是家长失手摔到孩子等等。
其实,孩子们不是喜欢被举高高,而是喜欢和父母产生互动的感觉。只要是父母肯花时间陪自己,就算是安安静静地看书,效果也是一样的。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