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事|为什么越乖的孩子,长大后越痛苦?无数家长看完沉默了!

懂事|为什么越乖的孩子,长大后越痛苦?无数家长看完沉默了!  
文章插图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们总会有意无意地用“乖”“懂事”来衡量一个孩子的好坏。”  
  
在学校“孩子平时听话吗?”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在家里也总会对孩子说“你要听话....”“你要懂事”家长们互相碰面,聊起孩子,也会互相夸奖“你家孩子真乖”…  
  
可是,懂事、乖的孩子,真的快乐吗?  
  
1  
  
懂事太苦,苦在心里  
  
有位妈妈,在留言里说:她希望自己的孩子,永远不需要懂事。  
  
因为懂事太苦,苦在心里。  
  
她小时,家境并不差,但父母为让她懂事,采用了正面刺激法,遇事总是说:我们囡囡真的好懂事,乖啦,把你的玩具,送给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吧。  
  
父母带她出去玩,总是鼓励她无条件让步,把玩具或是好吃的,让给别人家的孩子--哪怕那些孩子,比她大好多。  
  
印象最深的,是四个小朋友一起吃冰激凌,她的年纪最小。但冰激棱分配,是从她身边的孩子开始,最后一个才轮到他。当她伸手去接冰激凌时,另外三个孩子齐声发出尖嚎。  
  
她说,成年人认为孩子是天使,大概只是因为孩子没能力伤害到大人。可只有孩子,才能够感受到同龄小朋友心中那满满的恶意。三个孩子齐声尖嚎,只是因为他们年龄比她大一点点,排斥她,不让她吃。  
  
三个大孩子的父母,无动于衷。  
  
于是父亲就过来,对自己说:囡囡最乖,小哥哥们不懂事,咱们今天就不吃了。等回家路上,爸爸再买给你。  
  
她说,当时她心里在流血,在哭泣,想对父亲大声的喊出来--我要的不是冰激凌,而是公平!  
  
但她没有喊。因为父亲告诉她,喊叫是不懂事的表现。  
  
回家的路上,她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后座上,经过一个雪糕摊,又一个雪糕摊,父亲并没有减速下车,而是径直骑了过去。  
  
她的小手,死死的捏住父亲的后衣襟,用力的揪,用力的揪。以此提醒父亲的承诺。父亲终于感觉到了,并没有回头,说了句:囡囡乖,囡囡最懂,冰激凌对身体不好。咱们不吃。  
  
那一瞬间,心如死灰。  
  
2  
  
懂事的孩子,不敢表达真实情绪  
  
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  
  
可是对懂事的孩子来说,即便再想吃糖,他们也不敢哭。  
  
只因为,一旦哭了,他们就不再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  
  
正如网友所说:熊孩子只要偶尔做一件暖心的事就能让所有人都夸赞,可懂事的孩子一旦做了一件出格的事却会让全世界的人失望。  
  
这位妈妈在父亲的教导下,她真的很懂事,从不对父母提出任何要求。从小到大,直到参加工作,她穿的衣服是旧的,很少有合身的。吃饭时,只夹距离自己最近的青菜,只吃所有人都不吃的。  
  
在班级里,也是这样。她的成绩很好,眼睛又近视。但很多孩子的家长,希望把自己家的孩子,调到靠前的座位上。老师知道班级里,她是最懂事的,所以就问她,可不可以调到后面去。  
  
她一声没吭,收拾课本书包,坐到了最后一排。从此就和那些无心学习的孩子们,坐在一起。后排吵闹,看不清黑板,听不清楚老师讲课。成绩就这样下来了。  
  
见她成绩下降,父母和老师对她采用了“激将法”,就是用各种方式,羞辱她、刺激她。  
  
但无论怎么羞辱,越来越近视的眼睛,也无法看清楚黑板。  
  
高考结束,她只是个三本。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