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钱都被政策否定了,压岁钱风气该不该被取消”?
文|全文共2133字 , 阅读时间约3分钟
文章图片
春节将至 , 大家的话题自然而然都围绕着过年 , 除了今年是否能如愿回家乡以外 , 更多的便是过年所需的开销 。 问了周边的很多朋友 , 过年最大的一笔开支是什么 。 有75%的人回答都是“压岁钱” , 并且表示很有压力 。
文章图片
压岁钱属于中国流传几千年的民俗传统文化 , 代表着长辈对于晚辈的关爱 。 记得小时候去长辈家拜年 , 都能收到压岁钱与各种新年寄语 , 是一段很温暖的记忆 。 然而 , 如今压岁钱怎么就变成了压力?
【“彩礼钱都被政策否定了,压岁钱风气该不该被取消”?】让压岁钱给“压”倒了
有位网友留言说:“压岁钱这个习俗本意是美好的 , 但不知道怎么回事 , 就被玩变味了 。 现在我们500元的红包都不好意思拿出手了 , 过年最大的开销就是红包费” 。
压岁钱究竟怎么变味 , 让大家都直呼压力大呢?我想让大家看一张图:
文章图片
这是一张全国压岁钱地图 , 从上面可以看出 , 除了广州是2位数以外 , 其他地方都是3位数基本都在300-500元之间 。 有些地区比较突出的 , 比如莆田12000元、北京2900元、上海1600元 。
且不论压岁钱过于突出的地方 , 就按一个孩子300来算 , 10个孩子就是3000 , 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 更别想那些压岁钱上千的地方 。 果真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 也难怪很多人直呼“取消压岁钱风气 。 ”
文章图片
压岁钱变得这么“可怕” , 究竟发生了什么?通过大家的反馈 , 总结出以下三点:
1、经济条件变好
许多80后、90后小时候的红包在10-50元不等 , 那个时候金额虽然小 , 却能办不少事情 。 随着社会发展 , 经济水平的提高 , 压岁钱的金额也变得越来越多 。 100元在我们那个时候是大份压岁钱 , 如今已经变成拿不出手的金额 。
文章图片
2、好面子
“你给我孩子500 , 我给你孩子500” , 过年压岁钱的礼尚往来都是一种等价交换 。 彼此一个孩子还好 , 若你家一个 , 他家两个 , 则变成了一种不公平的“交易” 。 尤其是对于结婚未育、或者单身的人士来说 , 更是如此 。 然而礼尚往来的国情下 , 又不得不“打肿脸充胖子” 。 于是这种“好面子”行为 , 便给很多人造成经济上的负担 。
文章图片
3、求人办事 , 人情往来
山西大学社会学教授邢媛说过:中国的面子文化已经延续了上千年 , 所以春节给孩子们发多少压岁钱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 , 不仅事关个人的脸面问题 , 背后往往也交织着很多情感因素 。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 , 生存于社会上 , 求人办事总是要付出点什么 。 为了能够达到目的 , 便把主意打在孩子身上 , 压岁钱金额也会越来越大 , 而这种行为 , 于情于理都挑不出毛病 。
存在着这样一些因素 , 当代中青年怎么可能不被压岁钱“压倒”?这边压力大的人无法平衡 , 呼吁着“彩礼钱都被政策否定了 , 压岁钱这个风气也该被取消”!另一边却有不同的声音 。
取消压岁钱?他们有话说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抗原试剂盒|抗原试剂盒的钱都被谁赚了 国内的抗原市场究竟有多大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